搜索
首页 《依韵和蔡枢密岷洮恢复部迎降》 称觞别殿传新曲,衔璧名王按旧仪。

称觞别殿传新曲,衔璧名王按旧仪。

意思:举杯别殿传新曲子,口衔璧名王按旧仪。

出自作者[宋]王珪的《依韵和蔡枢密岷洮恢复部迎降》

全文赏析

这首诗《河湟形胜厌西陲,忽觉连营列汉旗》是一首描绘河湟地区重要地理位置和军事形势的诗,同时也表达了朝廷对这一地区的高度重视和期待。下面,我将从几个方面对这首诗进行赏析: 1. 背景介绍:这首诗是在河湟地区发生战事,朝廷派遣军队前往镇守的背景下创作的。河湟地区是古代中国西北部的重要战略要地,具有重要的地理优势和战略价值。 2. 诗的主题:这首诗的主题主要是描绘河湟地区的军事形势和朝廷对这一地区的重视,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国家统一和安定繁荣的期盼。 3. 诗的意象:首联“河湟形胜厌西陲,忽觉连营列汉旗”描绘了河湟地区的战略重要性,以及朝廷军队在此地的部署。颔联“天子坐筹星两两,将军归旆印累累”则描绘了朝廷对这一地区的重视和期待,以及军队在战后的休整和准备。颈联“称觞别殿传新曲,衔璧名王按旧仪”则描绘了战后的和平景象,以及朝廷对河湟地区的治理和期待。尾联“江汉一篇犹未美,周宣方事伐淮夷”则表达了诗人对国家统一和安定繁荣的期盼,以及对历史上的周宣王伐淮夷的赞美。 4. 诗的语言:这首诗的语言简练而富有表现力,通过生动的描绘和形象的比喻,表达了诗人对国家统一和安定繁荣的期盼。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生动的描绘和形象的比喻,表达了诗人对国家统一和安定繁荣的期盼,同时也展现了河湟地区的战略重要性。这首诗的语言简练而富有表现力,读来令人印象深刻。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河湟形胜厌西陲,忽觉连营列汉旗。
天子坐筹星两两,将军归旆印累累。
称觞别殿传新曲,衔璧名王按旧仪。
江汉一篇犹未美,周宣方事伐淮夷。
作者介绍
王珪(1019年—1085年6月12日),字禹玉,北宋名相、著名文学家。祖籍成都华阳,幼时随叔父迁居舒州(今安徽省潜山县)。

仁宗庆历二年(1042年),王珪进士及第,高中榜眼。初通判扬州,召直集贤院。历官知制诰、翰林学士、知开封府等。神宗熙宁三年(1070年),拜参知政事。熙宁九年(1076年),进同中书门下平章事、集贤殿大学士。元丰五年(1082年),拜尚书左仆射兼门下侍郎。元丰六年(1083年),封郇国公。哲宗即位,封岐国公。旋卒于位,年六十七,赠太师,谥文恭。

关键词解释

  • 称觞

    读音:chēng shāng

    繁体字:稱觴

    英语:raise the cup and give a toast

    意思:(称觞,称觞)
    举杯祝酒。
      ▶南朝·齐·谢朓《三日侍华光殿曲水宴代

  • 别殿

    读音:bié diàn

    繁体字:別殿

    意思:(别殿,别殿)
    正殿以外的殿堂。
      ▶南朝·宋·颜延之《三月三日曲水诗序》:“离宫设卫,别殿周徼。”
      ▶唐·王勃《春思赋》:“洛阳宫城纷合沓,离房别殿花周匝。”

  • 旧仪

    读音:jiù yí

    繁体字:舊儀

    意思:(旧仪,旧仪)
    犹古礼。
      ▶《汉书•郊祀志下》:“元帝即位,遵旧仪,间岁正月,一幸甘泉郊泰畤,又东至河东祠后土,西至雍祠五畤。”
      ▶《三国志•魏志•王粲传》:“时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