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和东川李相公慈竹十二韵》 峻节高转露,贞筠寒更佳。

峻节高转露,贞筠寒更佳。

意思:高节高转露,贞箔冷更好。

出自作者[唐]元稹的《和东川李相公慈竹十二韵》

全文赏析

这是一首优美的诗,它以慈竹为主题,描绘了慈竹的美丽和坚韧,表达了对它的敬仰和喜爱。 首联“慈竹不外长,密比青瑶华。矛攒有森束,玉粒无蹉跎”,以慈竹的生长特点为引子,描述了其紧密、高洁的特质。这里,“不外长”形象地描绘了慈竹的团结和坚韧,“密比青瑶华”则用“青瑶华”比喻慈竹的密集和美丽。而“矛攒有森束”则进一步描绘了慈竹的团结和坚韧,就像一支矛一样,紧紧地聚集在一起。最后,“玉粒无蹉跎”则表达了慈竹的完美和高贵。 颔联“纤粉妍腻质,细琼交翠柯”,描绘了慈竹的外观,其细腻的粉质,美丽的腻质,以及翠绿的枝条,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颈联“亭亭霄汉近,霭霭雨露多”,进一步描绘了慈竹的高洁和坚韧,它接近霄汉,受雨露滋润,更显其高洁和坚韧。 接下来的一联继续描绘了慈竹的美丽和坚韧,“冰碧寒夜耸,箫韶风昼罗”,它能在寒冷的夜晚耸立,也能在温暖的白天受到风的吹拂。 在描述了慈竹的各种美好特质后,诗人在末联表达了对慈竹的敬仰和喜爱,“幽姿媚庭实,颢气爽天涯。峻节高转露,贞筠寒更佳。托身仙坛上,灵物神所呵。时与天籁合,日闻阳春歌。应怜孤生者,摧折成病痾。”这里,诗人以慈竹自喻,表达了自己对高洁、坚韧品质的追求和喜爱,同时也感叹自己像慈竹一样孤苦无依,需要人们的关爱和理解。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慈竹为主题,通过生动的描绘和丰富的比喻,展现了慈竹的高洁、美丽和坚韧,表达了诗人对它的敬仰和喜爱。同时,这首诗也表达了诗人对高洁、坚韧品质的追求和对孤独生活的感慨,具有一定的哲理性和人生启示意义。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慈竹不外长,密比青瑶华。
矛攒有森束,玉粒无蹉跎。
纤粉妍腻质,细琼交翠柯。
亭亭霄汉近,霭霭雨露多。
冰碧寒夜耸,箫韶风昼罗。
烟含胧胧影,月泛鳞鳞波。
鸾凤一已顾,燕雀永不过。
幽姿媚庭实,颢气爽天涯。
峻节高转露,贞筠寒更佳。
托身仙坛上,灵物神所呵。
时与天籁合,日闻阳春歌。
应怜孤生者,摧折成病痾。
作者介绍 元稹简介
元稹(779年—831年),字微之,别字威明,河南府东都洛阳(今河南洛阳)人,唐朝著名诗人、文学家,父元宽,母郑氏,为北魏宗室鲜卑族拓跋部后裔,北魏昭成帝拓跋什翼犍十四世孙。

元稹聪明机智过人,少时即有才名,与白居易同科及第,并结为终生诗友,二人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诗作号为“元和体”。但是元稹在政治上并不得意,虽然一度官至宰相,却在觊觎相位的李逢吉的策划下被贬往外地。晚年官至武昌节度使等职。死后追赠尚书右仆射。

元稹的创作,以诗成就最大。其诗辞言浅意哀,极为扣人心扉,动人肺腑。其乐府诗创作,多受张籍、王建的影响,而其“新题乐府”则直接缘于李绅。代表作有传奇《莺莺传》《菊花》《离思五首》《遣悲怀三首》等。现存诗八百三十余首,收录诗赋、诏册、铭谏、论议等共100卷,留世有《元氏长庆集》。

关键词解释

  • 峻节

    读音:jùn jié

    繁体字:峻節

    英语:high moral principle

    意思:(峻节,峻节)
    高尚的节操。
      ▶南朝·宋·颜延之《秋胡》诗:“峻节贯秋霜,明艳侔朝日。”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