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久雨六言四首》 平陆莽为巨浸,晴空变作漏天。

平陆莽为巨浸,晴空变作漏天。

意思:平陆王莽成为巨大的湖泽,晴空变作漏天。

出自作者[宋]刘克庄的《久雨六言四首》

全文赏析

这首诗《平陆莽为巨浸,晴空变作漏天。明朝是小暑节,重霉必大有年。》是一首描绘自然灾害的诗,描述了洪水泛滥的场景,以及由此引发的气候变化。 首两句“平陆莽为巨浸,晴空变作漏天。”中,“平陆”指的是原本平坦的土地,“莽”表示突然、猛然的意思,这里描述了洪水泛滥,原本平坦的土地现在变成了一个巨大的湖泊。而“晴空”则表示天气晴朗,但在这里,“晴空变作漏天”则描绘了天空仿佛变成了一个漏斗,形象地表现了洪水的泛滥程度之深。 后两句“明朝是小暑节,重霉必大有年。”中,“小暑节”指的是小暑节气,这是夏季的节气之一,标志着天气开始炎热。而“重霉”则表示天气潮湿,容易发霉,暗示了洪水的湿度和持续时间。这两句诗表明,如果在这个时候出现发霉的情况,那么秋季的收成将会很好。 整首诗通过生动的描绘,展现了洪水泛滥的严重性和对人们生活的影响,同时也寄寓了人们对来年丰收的期盼和对生活的坚韧。这种描绘自然灾害的诗歌,往往带有强烈的现实感和人文关怀,值得我们深思和学习。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平陆莽为巨浸,晴空变作漏天。
明朝是小暑节,重霉必大有年。
作者介绍
刘克庄(1187年9月3日—1269年3月3日),初名灼,字潜夫,号后村,福建省莆田市人。南宋豪放派诗人、词人、诗论家。

初为靖安主簿,后长期游幕于江、浙、闽、广等地。诗属江湖诗派,作品数量丰富,内容开阔,多言谈时政,反映民生之作,早年学晚唐体,晚年诗风趋向江西诗派。词深受辛弃疾影响,多豪放之作,散文化、议论化倾向也较突出。

作品收录在《后村先生大全集》中。程章灿《刘克庄年谱》对其行迹有较详细考证,侯体健《刘克庄的文学世界》展现了其文学创作各个方面,探索精微。

关键词解释

  • 平陆

    读音:píng lù

    繁体字:平陸

    英语:Pinglu

    意思:(平陆,平陆)
    平原;陆地。
      ▶《孙子•行军》:“平陆处易,而右背高,前死后生,此处平陆之军也。”
      ▶晋·陶潜

  • 晴空

    读音:qíng kōng

    繁体字:晴空

    英语:clear sky

    意思:清朗的天空。
      ▶唐·李白《秋登宣城谢朓北楼》诗:“江城如画里,山晚望晴空。”
      ▶清·方文《庐山诗•九叠云屏》

  • 巨浸

    读音:jù jìn

    繁体字:巨浸

    意思:
     1.大水。指大河流。
      ▶唐·骆宾王《夏日游德州赠高四》诗:“鬲津开巨浸,稽阜镇名都。”
      ▶唐·卫次公《渭水贯都赋》:“原夫渭者雍之巨浸,都者人之所聚。”

  • 变作

    读音:biàn zuò

    繁体字:變作

    意思:(变作,变作)

     1.突然发生变化。
      ▶《战国策•楚策四》:“襄王闻之,颜色变作,身体战慄。”
     
     2.变乱发生。
      ▶清·王韬《瓮

  • 漏天

    引用解释

    1.谓如天泻漏。比喻多雨、久雨或飞泉盛大。 宋 苏轼 《广州蒲涧寺》诗:“千章古木临无地,百尺飞涛泻漏天。”

    2.地名。在今 四川省 雅安县 境。其地多雨,故称。 唐 杜甫 《陪章留后侍御宴南楼得风字》诗:“朝廷烧栈北,鼓角 漏天 东。” 杨伦 笺注:“《梁益记》:‘ 雅州 西北有大、小 漏天 ,以其西北阴盛常雨,如天之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