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寄成都高苗二从事》 莫将越客千丝网,网得西施别赠人。

莫将越客千丝网,网得西施别赠人。

意思:不要将越客千丝网,网得到西施赠予人。

出自作者[唐]李商隐的《寄成都高苗二从事》

全文赏析

这是一首优美的诗,它描绘了一个美丽而富有生活气息的场景,表达了作者对家乡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感慨。 首句“家近红蕖曲水滨,全家罗袜起秋尘”,描绘了诗人家居的环境,靠近盛开的荷花池,全家因之而忙碌起来。这里的“红蕖”指的是荷花,“曲水滨”则是指靠近溪流的住所。这句诗通过描绘荷花的美丽和诗人家庭院的宁静,营造出一种清新自然的气氛。而“全家罗袜起秋尘”则形象地描绘了家人因生活而忙碌的场景,表现出生活的真实和温馨。 第二句“莫将越客千丝网,网得西施别赠人”,则表达了作者对生活的感慨和对美的追求。这里的“越客千丝网”象征着生活中各种各样的可能性,而“网得西施别赠人”则表达了作者对美的珍视和追求。西施是中国古代著名的美女,代表着美丽和优雅。这句诗表达了作者对美好事物的热爱和追求,以及对生活的珍视和感恩。 整首诗通过描绘诗人家居环境和家人生活场景,表达了作者对家乡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感慨。同时,通过“莫将越客千丝网,网得西施别赠人”这一句,表达了作者对美的追求和对生活的珍视。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给人以美的享受。 总的来说,这首诗是一首充满生活气息和情感表达的诗,它通过描绘家园和家人生活场景,表达了作者对家乡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感慨,同时也传达了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和对生活的珍视。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家近红蕖曲水滨,全家罗袜起秋尘。
莫将越客千丝网,网得西施别赠人。
作者介绍 李商隐简介
李商隐(约813年-约858年),字义山,号玉溪(谿)生,又号樊南生,祖籍怀州河内(今河南焦作沁阳),出生于郑州荥阳(今河南郑州荥阳市),晚唐著名诗人,和杜牧合称“小李杜”,与温庭筠合称为“温李”。

李商隐是晚唐乃至整个唐代,为数不多的刻意追求诗美的诗人。他擅长诗歌写作,骈文文学价值也很高,其诗构思新奇,风格秾丽,尤其是一些爱情诗和无题诗写得缠绵悱恻,优美动人,广为传诵。但部分诗歌(以锦瑟为代表)过于隐晦迷离,难于索解,至有“诗家总爱西昆好,独恨无人作郑笺”之说。

唐文宗开成二年(837年),李商隐登进士第,曾任秘书省校书郎、弘农尉等职。因卷入“牛李党争”的政治旋涡而备受排挤,一生困顿不得志。唐宣宗大中末年(约858年),李商隐在郑州病故,死后葬于故乡荥阳。也有人说他葬于祖籍地怀州雍店(今沁阳山王庄镇)之东原的清化北山下。

关键词解释

  • 西施

    读音:xī shī

    繁体字:西施

    英语:Xi Shi [a famous beauty]

    意思:
     1.春秋·越美女。或称先施,别名夷光,亦称西子。姓施,春秋末年越国·苎罗(今浙江·诸暨南)人。<

  • 丝网

    读音:sī wǎng

    繁体字:絲網

    意思:(丝网,丝网)

     1.丝织的网。亦指棉、纱、麻等制成的网。
      ▶《旧唐书•舆服志》:“金根车,朱质,紫油通幰,油画络带,朱丝网,常行则供之。”
      ▶宋程大

  • 越客

    引用解释

    作客他乡的 越 人。多泛指异乡客居者。 南朝 宋 颜延之 《寒蝉赋》:“ 越 客发度 漳 之歌, 代 马怀首 燕 之信。” 唐 刘长卿 《七里滩重送严维》诗:“秋江渺渺水空波, 越 客孤舟欲榜歌。” 唐 贾岛 《忆吴处士》诗:“夜半 长安 雨,灯前 越 客吟。”

    读音:yuè kè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