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寄中书李舍人纾》 萍翻蓬自卷,不共本心期。

萍翻蓬自卷,不共本心期。

意思:萍反而蓬自然卷,不共同本性期。

出自作者[唐]戴叔伦的《寄中书李舍人纾》

全文赏析

这是一首非常优美的诗,它以生动的语言描绘了自然和人生的种种情感和变化。下面我将从几个方面来赏析这首诗。 首先,我们来理解一下这首诗的背景。这首诗似乎是在描述一个人在重城里经过,看到各种景象的变化,引发了他内心的情感。重城可能是一个城市或者一个地方,百草滋则暗示了季节的变化,春回大地,万物复苏。 第一句“萍翻蓬自卷,不共本心期”,诗人用萍和蓬这两个自然物来比喻人的命运,萍和蓬本就不同,一浮一沉,一水一土,一个随波逐流,一个流浪天涯。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命运的无奈和无助,他无法控制自己的命运,只能任由它随波逐流。 “复入重城里,频看百草滋”,诗人进入重城,看到百草滋生,生机勃勃的景象,但这也让他想起了自己的生活,他是否也像这些草一样,在某个地方默默生长,无人知晓。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思考和对未来的期待。 “水流归思远,花发长年悲”,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时间的感慨和对未来的忧虑。水流和花发都是自然现象,但它们却能引发人的情感变化。诗人可能是在思考自己的过去和未来,也可能是在思考人生的意义和价值。 “尽日春风起,无人见此时”,最后两句诗表达了诗人的孤独和无奈。他整日看着春风拂面,却无人能理解他的心情。这句诗让人感到一种深深的寂寞和无助。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生动的语言和丰富的意象,表达了诗人对人生的思考和对未来的期待。它既有对命运的无奈和无助,也有对时间的感慨和对未来的忧虑。同时,它也表达了诗人的孤独和寂寞。这种情感表达方式非常细腻和深刻,让人感到非常感动。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萍翻蓬自卷,不共本心期。
复入重城里,频看百草滋。
水流归思远,花发长年悲。
尽日春风起,无人见此时。
作者介绍 杨万里简介
戴叔伦(约732——约789),唐代诗人,字幼公(一作次公),润州金坛(今属江苏)人。年轻时师事萧颖士。曾任新城令、东阳令、抚州刺史、容管经略使。晚年上表自请为道士。其诗多表现隐逸生活和闲适情调,但《女耕田行》、《屯田词》等篇也反映了人民生活的艰苦。论诗主张“诗家之景,如蓝田日暖,良玉生烟,可望而不可置于眉睫之前”。其诗体裁皆有所涉猎。今存诗二卷,多混入宋元明人作品,需要仔细辨伪。

关键词解释

  • 本心

    读音:běn xīn

    繁体字:本心

    英语:conscience

    意思:
     1.天性,天良。
      ▶《孟子•告子上》:“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此之谓失其本心。”
      ▶

  • 心期

    读音:xīn qī

    繁体字:心期

    英语:heart stage

    意思:
     1.心中相许。
      ▶晋·陶潜《酬丁柴桑》诗:“实欣心期,方从我游。”
      ▶唐·王勃《山亭兴序》:“百年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