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次韵和王道损风雨戏寄》 小雪才过大雪前,萧萧风雨纸窗穿。

小雪才过大雪前,萧萧风雨纸窗穿。

意思:小雪才过大雪前,萧萧风雨纸窗穿。

出自作者[宋]梅尧臣的《次韵和王道损风雨戏寄》

全文赏析

这首诗《小雪才过大雪前,萧萧风雨纸窗穿。而今共唱新词饮,切莫相邀薄暮天》是一首描绘季节气候、生活场景和情感态度的诗。它以小雪到大雪的节气变化为背景,通过风雨潇潇的描绘,表现出一种生活的艰辛和风雨中的无奈。然而,诗的结尾处,诗人呼吁大家共饮新词,切莫相邀至深夜,又传达出一种乐观、积极的人生态度。 首句“小雪才过大雪前,萧萧风雨纸窗穿。”描绘了风雨交加、寒气逼人的小雪到大雪前这段时间。风雨透过窗户,穿过纸窗,给人一种冷冽、无助的感觉。风雨象征着生活的艰难和环境的恶劣,诗人通过这种方式表达出一种无奈的情绪。 “萧萧”二字,既形容风雨声,又象征着一种萧瑟、冷清的气氛。风雨中的孤独和无助,被诗人以一种凄凉而深沉的笔调表现出来。 “而今共唱新词饮,切莫相邀薄暮天。”尽管前面描绘了风雨交加的场景,但诗人并没有陷入消极的情绪中,而是以一种乐观的态度面对生活。他呼吁大家共同唱新词、饮酒,表达出一种积极向上、乐观向前的态度。不要等到天色已晚才相邀,意味着诗人希望大家能够及时行乐,不要等到失去了机会才后悔。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风雨的描绘,表现出一种生活的艰辛和无奈,但诗人并没有沉溺于这种情绪中,而是以乐观、积极的态度面对生活。这种情感态度的转变,给人一种积极向上、乐观向前的力量。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小雪才过大雪前,萧萧风雨纸窗穿。
而今共唱新词饮,切莫相邀薄暮天。
作者介绍 张耒简介
梅尧臣(1002年5月31日—1060年5月27日),字圣俞,世称宛陵先生,汉族,宣州宣城(今安徽省宣城市宣州区)人。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给事中梅询从子。

梅尧臣初以恩荫补桐城主簿,历镇安军节度判官。于皇祐三年(1051年)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嘉祐五年(1060年),梅尧臣去世,年五十九。

梅尧臣少即能诗,与苏舜钦齐名,时号“苏梅”,又与欧阳修并称“欧梅”。为诗主张写实,反对西昆体,所作力求平淡、含蓄,被誉为宋诗的“开山祖师”。曾参与编撰《新唐书》,并为《孙子兵法》作注。另有《宛陵先生集》及《毛诗小传》等。

关键词解释

  • 萧萧

    读音:xiāo xiāo

    繁体字:蕭蕭

    短语:簌簌

    英语:rustle

    意思:(萧萧,萧萧)

     1.象声词。常形容马叫声、风雨声、流水声、草木摇落声、乐器声等。

  • 小雪

    读音:xiǎo xuě

    繁体字:小雪

    短语:大暑 春分 小满 立夏 清明 霜冻 白露 大寒 小暑 立秋 芒种 雨水 夏至 霜降 寒露 冬至 秋分 立春 惊蛰

    英语:light s

  • 大雪

    读音:dà xuě

    繁体字:大雪

    短语:大暑 春分 小满 立夏 清明 霜冻 白露 大寒 小暑 立秋 芒种 雨水 夏至 霜降 寒露 冬至 秋分 立春 惊蛰

    英语:heavy sno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