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多陈迹成今古,莫对清尊话去留。
意思:几多陈迹成古今,没有人回答清尊话去留。
出自作者[宋]杜范的《又和郑府判侯字韵》
全文赏析
这首诗的主题是“漫学事王侯,宦牒相从得俊游”的野人生活,以及“莫对清尊话去留”的时光流逝。诗人通过描绘自己的生活和情感,表达了对人生短暂、世事无常的感慨。
首联“野人漫学事王侯,宦牒相从得俊游”,诗人以一种自嘲和自嘲后的无奈的口吻,描绘了自己在漫学王侯的过程中,因为宦牒的牵引而得以游历的名利场。这里的“漫学”并非贬义,而是指一种对王侯生活的向往和追求,而“宦牒”则象征着权力和地位的追求。然而,这种追求的结果往往是“得俊游”,即游走在名利场中,却无法真正获得内心的满足和宁静。
颔联“著眼丹铅常午夜,转头萸菊已深秋”,诗人用“丹铅”比喻学问和知识,用“著眼”表达对学问的重视和追求。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转头萸菊已深秋”,诗人意识到自己的年华已经逝去,曾经的热情和追求也已经冷却。这里既有对过去的怀念,也有对未来的迷茫和无奈。
颈联“几多陈迹成今古,莫对清尊话去留”,诗人感叹时光荏苒,世事变迁,“陈迹成今古”,曾经的辉煌和成就都已成为历史,而“莫对清尊话去留”,则表达了对逝去时光的无奈和无法挽留的感慨。
尾联“自幸趋隅陪玉尘,如今何止识荆州”,诗人表达了自己在追随名利的过程中,虽然经历了许多,但也收获了许多。如今回首过去,虽然只是认识了一些人,但也是一种收获。这里的“趋隅”和“识荆州”都是指在名利场中的交往和经历,但同时也表达了对人生短暂、世事无常的感慨。
总的来说,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人生短暂、世事无常的感慨,以及对名利的追求和对过去的怀念。诗人的情感深沉而真挚,通过描绘自己的生活和情感,让读者感受到了他对人生的深刻思考和对时光流逝的无奈。
相关句子
- 掩清尊。-- 出自《高阳台 除夜》作者:[宋]韩疁
- 试傍清尊。-- 出自《减字木兰花·斑斑小雨》作者:[宋]吴则礼
- 清尊未洗。-- 出自《齐天乐·烟波桃叶西陵路》作者:[宋]吴文英
- 清尊满。-- 出自《点绛唇·国艳天香》作者:[元]元好问
- 清尊白发。-- 出自《减字木兰花·清尊白发》作者:[宋]陈师道
- 清尊倒。-- 出自《迎仙客》作者:[宋]史浩
- 清尊淡薄。-- 出自《玉烛新·寒宽一雁落》作者:[宋]赵以夫
- 强对清尊。-- 出自《浪淘沙令·流水绕孤村》作者:[宋]王炎
- 急泛清尊。-- 出自《丑奴儿/采桑子》作者:[宋]王灼
- 今古,陈迹。-- 出自《满江红·使节行秋》作者:[宋]江无□
- 陈迹竟-- 出自《秋怀诗十一首》作者:[唐]韩愈
- 转头陈迹。-- 出自《瑞鹤仙·片帆何太急》作者:[宋]辛弃疾
- 千秋陈迹凄凉。-- 出自《六州》作者:[宋]无名氏
- 空陈迹。-- 出自《自封丘北岸渡江至汴梁》作者:[清]陈维崧
- 拂陈迹。-- 出自《江神子慢》作者:[元]姬翼
- 总陈迹。-- 出自《江神子慢 赋瑞香》作者:[金]蔡松年
-
长亭半陈迹。-- 出自《兰陵王·古堤直》作者:[宋]陈允平
- 锦绣陈迹。-- 出自《六丑·自清明过了》作者:[宋]陈允平
- 感往事陈迹。-- 出自《兰陵王·晚云碧》作者:[宋]曹冠
- 随意去留。-- 出自《赠逸民诗 十》作者:[南北朝]萧衍
- 去留千载名。-- 出自《菩萨蛮·喧喧车马西郊道》作者:[宋]陈师道
- 去留随意所欲存。-- 出自《桂之树行》作者:[魏晋]曹植
- 动静去留,无非活路。-- 出自《偈颂七十六首》作者:[宋]释师范
- 委吾心、去留谁计。-- 出自《哨遍·为米折腰》作者:[宋]苏轼
- 稼翁居士,有几多抱负,几多声价。-- 出自《念奴娇·稼翁居士》作者:[宋]蒋捷
- 知几多深意。-- 出自《探春令·搦儿身分》作者:[宋]杨无咎
- 几多愁。-- 出自《月上瓜洲/相见欢》作者:[宋]张辑
- 几多珠翠。-- 出自《点绛唇·春到皇都》作者:[宋]赵彦逾
- 几多程。-- 出自《昭君怨·一望西山烟雨》作者:[宋]万俟咏
- 几多深意徘徊。-- 出自《清平乐·清和时候》作者:[宋]赵长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