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奉和对雪(一本作奉和王相公喜雪)》 命酒闲令酌,披蓑晚未冠。

命酒闲令酌,披蓑晚未冠。

意思:命令酒闲命令斟酌,披着蓑衣晚未成年。

出自作者[唐]皇甫冉的《奉和对雪(一本作奉和王相公喜雪)》

全文赏析

这首诗《春雪偏当夜,暄风却变寒。庭深复不扫,城晓更宜看。命酒闲令酌,披蓑晚未冠。连营鼓角动,忽似战桑干》是一首描绘春天的雪夜和清晨的诗。它通过细腻的描绘,展现了诗人的情感和视角,同时也传达出一种宁静而深沉的美感。 首联“春雪偏当夜,暄风却变寒”,诗人巧妙地运用了对比的手法,将春雪在夜晚的独特景象描绘得淋漓尽致。一方面,春雪在夜晚降落,仿佛在寂静的夜晚中增添了一份神秘和诗意;另一方面,早晨的微风却变得寒冷,与雪夜的温暖形成鲜明对比。这种描绘不仅富有视觉冲击力,也传达出一种季节交替时的微妙变化。 颔联“庭深复不扫,城晓更宜看”,诗人进一步描绘了早晨的景象,庭院深深,无人打扫,城市的早晨更显得宜人。这一描绘不仅表现出诗人的闲适之情,也传达出一种宁静和安详的气氛。 颈联“命酒闲令酌,披蓑晚未冠”,诗人通过描述自己饮酒作乐,披着蓑衣享受春天的早晨,表现出一种悠然自得的生活态度。这种描绘不仅表现出诗人的个性,也传达出一种自由和无拘无束的气氛。 尾联“连营鼓角动,忽似战桑干”,诗人通过描绘军营的鼓角声,将读者带入到一种紧张而激动人心的氛围中。这一描绘不仅表现出诗人的观察力和敏锐性,也传达出一种战争即将来临的紧张气氛。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生动的语言,展现了春天的雪夜和清晨的美景,同时也传达出一种宁静、悠然自得和战争即将来临的紧张气氛。这首诗不仅富有视觉冲击力,也具有深刻的思想内涵和情感表达,是一首优秀的诗歌作品。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春雪偏当夜,暄风却变寒。
庭深不复扫,城晓更宜看。
命酒闲令酌,披蓑晚未冠。
连营鼓角动,忽似战桑干。
作者介绍
皇甫冉(约公元718年—约公元771年),字茂政,男,汉族文人。祖籍甘肃泾州,出生于润州丹阳(今江苏镇江)。

天宝十五年进士。曾官无锡尉,大历初入河南节度使王缙幕,终左拾遗、右补阙。其诗清新飘逸,多飘泊之感。

据《唐诗三百首新注》线装版记载:皇甫冉(716--769),字茂政,安定(今甘肃泾川北)人。曾祖时已移居丹阳。天宝进士,任无锡尉。大历初入河南节度使王缙幕。官中左拾遗,补阙。

他生当乱离,颇有漂泊之叹,流连景物之余,东南山水,常赋予他以好句,如“燕如社日辞巢去,菊为重阳冒雨开”,“积水长天随远色,荒林极浦足寒云”,“泛舟因度腊,入境便行春”,“岸草知春晚,沙禽好夜惊”等,并皆清逸。高仲武《中兴间气集》中悲其“长辔未骋,芳兰早凋”,当是指他终年五十余。

关键词解释

  • 命酒

    读音:mìng jiǔ

    繁体字:命酒

    意思:命人置酒;饮酒。
      ▶唐·白居易《琵琶行》序:“遂命酒,使快弹数曲。”
      ▶《旧唐书•懿宗纪》:“崔雍任居牧守,贼犯州城,御捍曾不发言,从容乃与命酒。”
      ▶清

  • 未冠

    读音:wèi guàn

    繁体字:未冠

    意思:
     1.古礼男子年二十而加冠。故未满二十岁为“未冠”。
      ▶《新唐书•车服志》:“未冠者童子髻。”
     
     2.没戴帽子。
      ▶唐·皮日休《贫居秋日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