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缘识》 承平无事上元节,丝竹歌声更互发。

承平无事上元节,丝竹歌声更互发。

意思:天下太平无事元宵节,乐队唱歌的声音更互发。

出自作者[宋]宋太宗的《缘识》

全文赏析

这首诗《承平无事上元节》是一首描绘上元节盛况的诗,上元节即元宵节,是中国传统节日之一,也是春节之后的第一个重要节日。这首诗以生动的语言,描绘了承平时代的元宵节的繁华景象,同时也表达了诗人的感慨和内心情感。 首两句“承平无事上元节,丝竹歌声更互发”,直接点明了诗中描绘的是承平时代的元宵节的场景。在这样一个安宁无事的时代,人们的生活富足,社会和谐,因此上元节的庆祝活动也格外热闹。丝竹歌声更互发,即各种乐器和歌声此起彼伏,热闹非凡。 接下来的两句“自从雨后最晴明,不似往年今岁别”,描述了元宵节的天气变化。雨后转晴的天气给节日增添了一份特别的色彩,不同于往年,今年别有一番风味。这里也暗示了诗人对当前太平盛世的感慨和赞叹。 第四五六句“死来无意在遨游,常愧三光明皎洁。千门万户乐喧喧,就中年少无蹔歇。”表达了诗人的内心感受。诗人虽然身死,但并无遗恨,因为在这个太平盛世里,他能够安息。同时,他也感到惭愧,因为尽管天上的月光皎洁,但人间的欢乐却不能长久,人们总是短暂地享受快乐,然后又开始忙碌。 最后两句“天街红燄布群星,晃炀人间鬪明月。”是对元宵夜景的生动描绘,火树银花、红燄满天,如同星星布满天空,人间的灯火仿佛在和明月争辉。这一描绘将元宵夜的繁华景象推向了高潮。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上元节的繁华景象,表达了诗人对太平盛世的感慨和赞叹,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人生短暂的感慨。整首诗语言优美,生动形象,富有感染力。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承平无事上元节,丝竹歌声更互发。
自从雨后最晴明,不似往年今岁别。
死来无意在遨游,常愧三光明皎洁。
千门万户乐喧喧,就中年少无蹔歇。
天街红燄布群星,晃炀人间鬪明月。

关键词解释

  • 上元节

    解释

    上元节 Shàngyuánjié

    [the Lantern Festival] 元宵节

    读音:shàng yuán jié

  • 承平

    读音:chéng píng

    繁体字:承平

    英语:peaceful

    意思:治平相承;太平。
      ▶《汉书•食货志上》:“今纍世承平,豪富吏民訾数鉅万,而贫弱俞困。”
      ▶唐·鲍防《杂感》诗

  • 无事

    读音:wú shì

    繁体字:無事

    意思:(无事,无事)

     1.没有变故。多指没有战事、灾异等。
      ▶《礼记•王制》:“天子无事,与诸侯相见,曰朝。”
      ▶郑玄注:“事谓征伐。”
      ▶《史

  • 上元

    读音:shàng yuán

    繁体字:上元

    意思:
     1.节日名。俗以农历正月十五日为上元节,也叫元宵节。
      ▶《旧唐书•中宗纪》:“﹝景龙四年﹞丙寅上元夜,帝与皇后微行观灯。”
      ▶《水浒传》第六六回:“次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