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梧宫夜》 铜盘烧蜡黄,秋衾梦魂冷。

铜盘烧蜡黄,秋衾梦魂冷。

意思:铜盘烧烤蜡黄,秋天被梦魂冷。

出自作者[明]杨基的《梧宫夜》

全文赏析

这首诗《桐阶白露下,湿萤光炯炯》是一首描绘秋夜萤火虫的美丽和萤火虫光亮与梦境的诗,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孤独和寂寞的感受。 首先,诗中描绘了桐阶下的白露景象,湿萤火虫的光亮在夜色中显得格外明亮。湿萤的描绘给人一种生机勃勃的感觉,与白露的冷清形成对比。接着,诗中又描绘了铜盘中的蜡黄燃烧,与秋夜的冷衾梦境形成对比,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和寂寞。 “粉泪铅华滴,云鬓秋蝉整”这两句诗描绘了诗人的妆容和形象,暗示了诗人内心的悲伤和痛苦。而“何处玉銮声,芙蓉笑孤影”则表达了诗人的孤独和无助,只有芙蓉在笑,而诗人却只能独自面对孤独的影子。 整首诗通过描绘秋夜的景象和萤火虫的光亮,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情感和感受。同时,诗中也运用了对比的手法,将冷清与生机、孤独与热闹、梦境与现实等不同的元素进行对比,使得诗歌的情感表达更加深刻和丰富。 总的来说,这首诗是一首情感深沉、意象丰富的诗歌,通过描绘秋夜的景象和萤火虫的光亮,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寂寞和悲伤。同时,诗中也运用了对比的手法,使得诗歌的情感表达更加深刻和丰富。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桐阶白露下,湿萤光炯炯。
铜盘烧蜡黄,秋衾梦魂冷。
粉泪铅华滴,云鬓秋蝉整。
何处玉銮声,芙蓉笑孤影。
作者介绍 杨基简介
杨基(1326~1378)元末明初诗人。字孟载,号眉庵。原籍嘉州(今四川乐山),大父仕江左,遂家吴中(今江苏苏州),“吴中四杰”之一。元末,曾入张士诚幕府,为丞相府记室,后辞去。明初为荥阳知县,累官至山西按察使,后被谗夺官,罚服劳役。死于工所。

杨基诗风清俊纤巧,其中五言律诗《岳阳楼》境界开阔,时人称杨基为“五言射雕手”。少时曾著《论鉴》十万余言。又于杨维桢席上赋《铁笛》诗,当时维桢已成名流,对杨基倍加称赏:“吾意诗境荒矣,今当让子一头地。”杨基与高启、张羽、徐贲为诗友,时人称为“吴中四杰”。

关键词解释

  • 梦魂

    读音:mèng hún

    繁体字:夢魂

    意思:(梦魂,梦魂)
    古人以为人的灵魂在睡梦中会离开肉体,故称“梦魂”。
      ▶唐·刘希夷《巫山怀古》诗:“穨想卧瑶席,梦魂何翩翩。”
      ▶宋·晏几道《鹧鸪天》词:“春悄

  • 蜡黄

    读音:là huáng

    繁体字:蠟黃

    英语:wax yellow; waxen; sallow

    意思:(蜡黄,蜡黄)
    像黄蜡一般的颜色。今多以形容人的面色或肌肤很黄。
      ▶唐·高彦休《唐

  • 铜盘

    引用解释

    1.亦作“ 铜槃 ”。 商 至 战国 时期流行的一种铜制受水器。当时盥洗用匜浇水,用盘承接。多数为圆形,浅腹,圈足或三足,内饰龟鱼等动物纹样。少数为长方形,虢季子白盘是迄今所见最大的铜盘。亦泛指一般的铜质盘。《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 毛遂 奉铜槃而跪进之。”《后汉书·左慈传》:“因求铜盘贮水,以竹竿饵钓於盘中。” 宋 苏轼 《日喻

  • 烧蜡

    读音:shāo là

    繁体字:燒蠟

    意思:(烧蜡,烧蜡)
    燃点灯烛。
      ▶唐·杜甫《从事行赠严二别驾》:“铜盘烧蜡光吐日,夜如何其初促膝。”
      ▶元·贡师泰·吴子彦等《剪灯联句》:“饴釜空烧蜡,棚山谩结鰲。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