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子陵祠》 四皓逃秦终翼惠,伯夷避纣亦归文。

四皓逃秦终翼惠,伯夷避纣亦归文。

意思:四皓逃到秦国最终翼惠,伯夷躲避纣王也归文。

出自作者[宋]汪义荣的《子陵祠》

全文创作背景

《子陵祠》是宋代诗人汪义荣所作的一首诗,创作背景与汉代著名隐士严子陵有关。严子陵是东汉光武帝刘秀的同学,刘秀即位后,多次邀请严子陵出山辅佐,但严子陵都拒绝了,选择隐居富春山。汪义荣在游览严子陵祠时,感慨万千,创作了这首诗。 诗中表达了作者对严子陵高尚气节的崇敬和赞美,同时也流露出对世事沧桑、人生浮沉的感慨。通过咏史抒怀,诗人表达了对忠诚、清廉、隐士等品质的向往,以及对现实社会的不满和反思。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四皓逃秦终翼惠,伯夷避纣亦归文。
先生岂是忘君者,最有维持汉鼎勋。

关键词解释

  • 四皓

    读音:sì hào

    繁体字:四皓

    意思:
     1.指秦末隐居商山的东园公、甪里先生(甪,一作角)、绮里季、夏黄公。四人鬚眉皆白,故称商山四皓。
      ▶高祖召,不应。后高祖欲废太子,吕后用张良计,迎四皓,使辅太子,高祖以太

  • 逃秦

    读音:táo qín

    繁体字:逃秦

    意思:犹避秦。避乱。
      ▶唐·麴信陵《移居洞庭》诗:“重林将叠嶂,此处可逃秦。”
      ▶宋·叶适《余顷为中塘梅林诗他日来游复作》:“初如别逃秦,疏附耻独贤。”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