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剡溪竹纸三首》 会稽竹箭东南美,来伴陶泓住管城。

会稽竹箭东南美,来伴陶泓住管城。

意思:会稽竹箭东南美,来伴陶泓住管城。

出自作者[宋]曾几的《剡溪竹纸三首》

全文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会稽产的优美竹箭,它东南而来,与陶泓一同居住在管城。诗人表达了对这种竹箭的赞美之情,同时感叹它未能遇到像韩愈这样的文人墨客,只能与楮先生为伍。 首句“会稽竹箭东南美”,点明了竹箭的产地和优美之处。会稽地处东南,盛产竹箭,因此被称为“东南美”。这里运用了地理方位和物象特点的描述,展现了竹箭的优美形象和独特魅力。 次句“来伴陶泓住管城”,描述了竹箭与陶泓一同居住在管城的情景。陶泓是古代的一种砚台,而管城则是毛笔的别称。这里运用了拟人化的手法,将竹箭、陶泓和管城相互关联,形象地展现了文具之间的和谐共处。 末两句“可惜不逢韩吏部,相从但说楮先生”,表达了诗人的感叹之情。韩吏部指韩愈,唐代著名文人墨客,以文章著称于世。楮先生则是指楮树,一种用来制作纸张的植物。诗人感叹竹箭未能遇到像韩愈这样的文人墨客,只能与楮先生为伍,暗含了对竹箭被埋没的惋惜之情。 整首诗通过对会稽竹箭的描绘和赞美,表达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珍视和对才华被埋没的感叹。诗歌运用了生动的形象和贴切的比喻,使得诗歌意境更加深远,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会稽竹箭东南美,来伴陶泓住管城。
可惜不逢韩吏部,相从但说楮先生。
作者介绍
曾几(1085--1166),字吉甫,自号茶山居士。南宋诗人。其先赣州(今江西赣县)人,徙居河南府(今河南洛阳)。历任江西、浙西提刑、秘书少监、礼部侍郎。曾几学识渊博,勤于政事。其诗的特点讲究用字炼句,作诗不用奇字、僻韵,风格活泼流动,咏物重神似。

关键词解释

  • 管城

    读音:guǎn chéng

    繁体字:管城

    意思:即管城子。
      ▶宋·杨万里《霜寒》诗之二:“只缘青女降,便与管城疏。”
      ▶明·陆树声《清暑笔谈》:“士大夫胸中无三斗墨,何以运管城?”清·陈维崧《酬许元锡》诗:“昨

  • 东南

    读音:dōng nán

    繁体字:東南

    短语:北部 沿海地区 西北部

    英语:southeast

    意思:(东南,东南)

     1.介于东与南之间的方位或方向。

  • 会稽

    读音:kuài jī

    繁体字:會稽

    英语:Kueichi, Chekiang Province

    意思:(会稽,会稽)

     1.山名。在浙江省·绍兴县东南。相传夏禹大会诸侯于此计功,故名。一

  • 竹箭

    读音:zhú jiàn

    繁体字:竹箭

    意思:
     1.即篠。细竹。
      ▶《管子•小匡》:“是以羽旄不求而至,竹箭有余于国,奇怪时来,珍异物聚。”
      ▶《尔雅•释地》:“东南之美者,有会稽之竹箭焉。”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