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谢诸友见和》 飞霙三日太欺春,扑地鹅毛积万钧。

飞霙三日太欺春,扑地鹅毛积万钧。

意思:飞霙三天太欺负春,扑地鹅毛堆积万钧。

出自作者[宋]胡寅的《谢诸友见和》

全文赏析

这首诗《飞霙三日太欺春》是一首对雪的生动描绘,表达了作者对雪的喜爱和对冬天的赞美。 首联“飞霙三日太欺春,扑地鹅毛积万钧”,诗人用“飞霙”形容雪,描绘出雪片纷飞的景象,同时“太欺春”表达了对雪掩盖春天的遗憾。而“扑地鹅毛”则形象地描绘了雪的轻盈和广袤,用“积万钧”形容雪的厚重,表现出雪的力量。 颔联“沙上几人迷去迹,风前何处问来因”,诗人通过描绘雪中行人的迷茫和风中的疑问,表达了对雪的神秘感和诗意的向往。 颈联“谅非天造夸工巧,当是神机有屈伸”,诗人对雪的来源提出了疑问,认为雪是上天神机所为,充满了神秘感和敬畏感。 尾联“松竹未应寒改操,龙蛇有喜蛰存身”,诗人借松竹和龙蛇的形象,表达了对冬天的赞美和对生命的敬畏。 全诗通过对雪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冬天的喜爱和对生命的敬畏,同时也表达了对自然的赞美和对生活的热爱。诗中运用了许多生动的比喻和形象的描绘,使得诗歌更加生动有趣,富有诗意。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是一首优秀的咏物诗。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飞霙三日太欺春,扑地鹅毛积万钧。
沙上几人迷去迹,风前何处问来因。
谅非天造夸工巧,当是神机有屈伸。
松竹未应寒改操,龙蛇有喜蛰存身。
绿窗朱户偏饶色,琼树瑶林不染尘。
笑粲争妍人似玉,狂歌先醉发如银。
方盾衣袂天花集,俄见庭除木屑匀。
多谢众诗相映发,笔端六出更尖新。

关键词解释

  • 万钧

    读音:wàn jūn

    繁体字:萬鈞

    英语:ten thousand jun; very heavy; very powerful

    意思:(万钧,万钧)
    形容分量重或力量大。钧,古代重量单位之一,三

  • 鹅毛

    读音:é máo

    繁体字:鵝毛

    短语:涓滴

    英语:goose feather

    意思:(鹅毛,鹅毛)

     1.鹅的羽毛。比喻雪。
      ▶唐·司空曙《雪》诗之

  • 三日

    读音:sān rì

    繁体字:三日

    意思:
     1.三天。
      ▶《易•蛊》:“利涉大川,往有事也,先甲三日,后甲三日。”
     
     2.一个月的第三天。
      ▶三国·魏·曹丕《与吴质书》:“二月三日,

  • 飞霙

    读音:fēi yīng

    繁体字:飛霙

    意思:(飞霙,飞霙)
    即飞英。
      ▶元·刘祁《归潜志》卷八:“帘疏见飞霙,窗静闻落屑。”
      ▶清·唐孙华《雪次东坡聚星堂韵禁体物语》:“去岁冲寒舟一叶,孤村远岸明残雪。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