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为姚虞琴题吴柳堂侍御罔极图遗墨》 引枢苍黄出国门,痛兼夷祸翠华奔。

引枢苍黄出国门,痛兼夷祸翠华奔。

意思:拉枢仓皇出国门,疼痛兼夷祸翠华跑。

出自作者[近代]陈三立的《为姚虞琴题吴柳堂侍御罔极图遗墨》

全文赏析

《引枢苍黄出国门,痛兼夷祸翠华奔。》这首诗以悲愤的笔触,描绘了我国古代民族英雄引枢痛心国难、奋起抗争的事迹。 首句“引枢苍黄出国门”,描绘了引枢在国家危难之际,脸色苍白、匆忙出门抗敌的情景,表达了诗人对英雄的敬仰和同情。 “痛兼夷祸翠华奔”一句,描绘了国家遭受外族侵略,翠华帝都岌岌可危的情景,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命运的忧虑和担忧。 “只今海市同燕市”,描绘了如今海市和燕市一样,战乱频仍、民不聊生的社会现实,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前途的无奈和哀叹。 “遗像防污溅血痕”,描绘了英雄为国捐躯后,遗像可能遭受玷污的情景,表达了诗人对英雄的敬仰和哀思。 整首诗以悲壮的笔触,描绘了英雄为国捐躯、壮志未酬的悲壮事迹,表达了诗人对英雄的敬仰和对国家命运的忧虑。同时,也表达了对当时社会现实的无奈和哀叹。 这首诗语言质朴,情感真挚,具有很强的感染力。同时,也体现了诗人对民族英雄的敬仰和对国家命运的忧虑,具有深刻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引枢苍黄出国门,痛兼夷祸翠华奔。
只今海市同燕市,遗像防污溅血痕。
作者介绍
陈三立(1853年10月23日-1937年9月14日),字伯严,号散原,江西义宁(今修水)人,近代同光体诗派重要代表人物。

陈三立出身名门世家,为晚清维新派名臣陈宝箴长子,国学大师、历史学家陈寅恪、著名画家陈衡恪之父。与谭延闿、谭嗣同并称“湖湘三公子”;与谭嗣同、徐仁铸、陶菊存并称“维新四公子”,有“中国最后一位传统诗人”之誉。他于1892年壬午乡试中举,历任吏部行走、主事。1898年戊戌政变后,与父亲陈宝箴一起被革职。1937年发生“卢沟桥事变”后北平、天津相继沦陷,日军欲招致陈三立,陈三立为表明立场绝食五日,不幸忧愤而死,享年85岁。

陈三立生前曾刊行《散原精舍诗》及其《续集》、《别集》,死后有《散原精舍文集》十七卷出版。

关键词解释

  • 翠华

    读音:cuì huá

    繁体字:翠華

    意思:(翠华,翠华)

     1.天子仪仗中以翠羽为饰的旗帜或车盖。
      ▶《文选•司马相如<上林赋>》:“建翠华之旗,树灵鼍之鼓。”
      ▶李善注:“翠华,以翠羽为葆也

  • 苍黄

    读音:cāng huáng

    繁体字:蒼黃

    短语:黄 枯黄

    英语:greenish yellow (脸色)

    意思:(苍黄,苍黄)

     1.青色和黄色。
     

  • 出国

    读音:chū guó

    繁体字:出國

    短语:过境 出境 离境

    英语:go abroad

    意思:(出国,出国)

     1.古代指离开自己的诸侯国。
      ▶《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