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十一绝句》 燕山台殿虽然好,宣府元来我是家。

燕山台殿虽然好,宣府元来我是家。

意思:燕山台殿虽然这样好,宣府元来我这家。

出自作者[明]王鏊的《十一绝句》

全文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荒凉壮丽的边塞风光,同时表达了诗人对家乡的深深眷恋。诗中的每一句都富有生动的意象和强烈的感情。 首句“白草茫茫走乱沙”,以白草和乱沙两个元素描绘出边塞的苍茫和荒凉,给人一种无尽的广阔和无边的寂寥感。“走”字的使用,给静态的草原和沙地赋予了动态,仿佛这些自然元素也在荒芜的沙漠中疾行。 次句“边风猎猎动胡笳”,以“边风”和“胡笳”两个典型的边塞意象,进一步强化了边塞的气氛。“猎猎”形容风声猛烈,令人感受到边塞的艰苦和冷酷。而“胡笳”的哀怨声音则在这种荒凉的环境中愈发显得孤独和凄凉。 最后两句“燕山台殿虽然好,宣府元来我是家”,诗人以燕山的台殿和宣府作为对比,表达了虽然燕山台殿美好,但宣府才是我的真正的家。“元来”二字,透露出诗人对家乡的深深眷恋和思念。 整首诗以生动的意象和强烈的感情,描绘了边塞的风光,同时表达了诗人对家乡的眷恋。诗的风格苍劲有力,语言凝练,意境深远,展现了诗人高超的艺术技巧和对生活的深刻体验。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白草茫茫走乱沙,边风猎猎动胡笳。
燕山台殿虽然好,宣府元来我是家。
作者介绍
王鏊(1450年9月22日-1524年4月14日),字济之,号守溪,晚号拙叟,学者称其为震泽先生,是明代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和教育家。他出生于江苏苏州吴县(今苏州市吴中区),自幼聪颖过人,八岁即能读经史,十二岁能作诗。十六岁时,国子监诸生即传颂其文。

成化十一年(1475年),王鏊考中进士,授翰林编修。他历任礼部侍郎、太常卿、吏部尚书等职,参与过多次政治改革和军事征战。王鏊主张废丞相制度,设立内阁,以提高政治效率。他还积极推动教育事业的发展,提倡科举制度的改革,促进人才选拔和教育公平。

除了政治和教育方面的贡献,王鏊也是一位才华横溢的文学家。他的诗歌清新脱俗,充满山水意境,代表作有《看梅》、《水调歌头·游南溪》等。他还是一位书法家和画家,创立了“震泽派”的绘画风格,被誉为“王派”。

关键词解释

  • 燕山

    读音:yān shān

    繁体字:燕山

    英语:Yanshan Mountain

    意思:
     1.指自天津市·蓟县东南绵延而东直至海滨的燕山山脉。
      ▶《乐府诗集•横吹曲辞五•木兰诗一》:“旦

  • 虽然

    读音:suī rán

    繁体字:雖然

    短语:则 尽管如此

    英语:although

    意思:(虽然,虽然)

     1.即使如此。
      ▶《左传•僖公二十三年》:

  • 府元

    读音:fǔ yuán

    繁体字:府元

    意思:科举时代府试的第一名。
      ▶宋·洪皓《松漠记闻》卷下:“次年春,分三路类试……谓之府试,试诗、赋、论、时务策、经义,则试五道、三策、一论、一律义,凡二人取一,牓首曰府元。”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