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和王明府见寄》 时情世难消我道,薄宦流年厄此身。

时情世难消我道,薄宦流年厄此身。

意思:当时情况时难以消除我的道路,薄宦流年厄运这身。

出自作者[唐]徐铉的《和王明府见寄》

全文赏析

这首诗《时情世难消我道,薄宦流年厄此身》是一首表达诗人对世事看淡、对流年无奈,但又不失对民生疾苦关心的诗。 首联“时情世难消我道,薄宦流年厄此身”直接点明诗人的心境。诗人认为世间的情感难以消除,这反映了诗人对世事看淡的态度。而“薄宦流年”则表达了诗人对在官场中漂泊、年华流逝的无奈。 颔联“莫叹京华同寂寞,曾经年代革共漂沦”则表现出诗人对过去的怀念和对现实的无奈。他并不愿意与世沉沦,但又能如何呢?这种矛盾的心情在“同寂寞”中得到了体现。 接下来的两联中,“对山开户唯求静,贳酒留宾不道贫”表达了诗人对宁静生活的向往,同时也体现了诗人对贫困生活的坚韧。然而,“善政空多尚淹屈,不知谁是解忧民”则表达了诗人对那些未能解决人民问题的官员的无奈和不满,同时也体现了诗人对民生的关心。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诗人的内心世界,表达了诗人对世事的看淡、对流年的无奈,以及对民生疾苦的关心。诗人的情感真挚,语言朴素,读来令人感动。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时情世难消我道,薄宦流年厄此身。
莫叹京华同寂寞,曾经年代革共漂沦。
对山开户唯求静,贳酒留宾不道贫。
善政空多尚淹屈,不知谁是解忧民。
作者介绍
徐铉(916年—991年),字鼎臣,南唐、北宋初年文学家、书法家。历官五代吴校书郎、南唐知制诰、翰林学士、吏部尚书,后随李煜归宋,官至散骑常侍。他的父亲徐延休也是一位著名的文学家和书法家。

徐铉十岁开始能够写作,以文笔清丽工整著称,被誉为唐代韩愈之后的诗文“韩徐”。他的诗歌和散文以清新淡雅、自然优美为主,代表作品有《风入松》、《赋得古原草送别》等。他还是一位杰出的书法家,擅长楷书和行书,代表作品有《竹轴帖》、《道德经》等,对中国书法艺术的传承和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

总的来说,徐铉是中国文化艺术领域的杰出代表,他的诗歌、散文和书法都达到了很高的水平,并对后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他是中国文化史上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关键词解释

  • 流年

    读音:liú nián

    繁体字:流年

    短语:年华 时 时光 光阴 工夫 时空 日 辰 岁月 日子 时间 时刻

    英语:fleeting time

    意思:

  • 时情

    读音:shí qíng

    繁体字:時情

    意思:(时情,时情)

     1.世情。
      ▶《魏书•阉官传•封津》:“津少长官闱,给事左右,善候时情,号为机悟。”
      ▶唐·陆龟蒙《杂兴》诗:“时情重不见,却忆菖

  • 世难

    引用解释

    当世的灾难、祸乱。《三国志·蜀志·刘焉传》:“ 焉 内求 交阯 牧,欲避世难。”《周书·周惠达传》:“尝使至 洛 , 魏孝武 与 惠达 语及世难。” 唐 卢纶 《长安春望》诗:“谁念为儒逢世难,独将衰鬢客 秦 关。” 明 刘基 《次韵和刘彦箕<忆山中>篇》:“世难有身空自累,诗成无鴈倩谁将?”

    读音: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