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暂宿行营舟中二首》 醉中远梦欺长夜,乱里穷愁折壮年。

醉中远梦欺长夜,乱里穷愁折壮年。

意思:醉中远离梦欺骗长夜,混乱里穷愁折年轻。

出自作者[明]高启的《暂宿行营舟中二首》

全文赏析

这首诗《蒹葭霜露冷侵船,落雁惊乌总未眠》是一首描绘秋冬之夜景,表达戍卒寂寥之情的佳作。诗人通过描绘自然景象,将情感融入其中,使得诗的情感与景相融,给人以深刻的感受。 首联“蒹葭霜露冷侵船,落雁惊乌总未眠”描绘了秋冬之夜的景象,霜露、蒹葭等物象,给人以清冷之感,而落雁惊乌则更增添了夜晚的寂静。这一联通过视觉和听觉的描写,生动地展现出秋冬之夜的寂静和冷清。 颔联“戍卒独明高栅火,居人同宿废村烟”进一步描绘了村庄的景象,戍卒在高高的栅栏旁燃起篝火,而村里的居民则在废村中燃起烟火以取暖。这一联通过对比,突出了戍卒和居民的不同境遇,表达了诗人对戍卒的同情和对社会现实的愤慨。 颈联“醉中远梦欺长夜,乱里穷愁折壮年”则表达了诗人的情感。醉酒后的长夜被远处的梦境所欺瞒,乱世中的穷困和愁苦让人失去了壮年的活力。这一联表达了诗人对乱世生活的无奈和悲愤,同时也表达了对和平生活的向往。 最后一句“莫问身闲何到此,久思提剑学防边”直接点明主题,表达了诗人对保卫边疆、实现壮志的渴望。这一句既是对过去长久思念的回应,也是对未来积极进取的呼唤。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秋冬之夜的景象,表达了戍卒的寂寥之情,同时也表达了对社会现实的愤慨和对保卫边疆的渴望。诗中情景交融,情感深沉,给人以深刻的感受。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蒹葭霜露冷侵船,落雁惊乌总未眠。
戍卒独明高栅火,居人同宿废村烟。
醉中远梦欺长夜,乱里穷愁折壮年。
莫问身闲何到此,久思提剑学防边。
¤
作者介绍 高启简介
高启(1336-1374),汉族,元末明初著名诗人,文学家。字季迪,号槎轩,长洲(今江苏苏州市)人。元末隐居吴淞青丘,自号青丘子。高启才华高逸,学问渊博,能文,尤精于诗,与刘基、宋濂并称“明初诗文三大家”,又与杨基、张羽、徐贲被誉为“吴中四杰”,当时论者把他们比作“初唐四杰”。又与王行等号“北郭十友”。

明洪武初,以荐参修《元史》,授翰林院国史编修官,受命教授诸王。擢户部右侍郎,力辞不受。苏州知府魏观在张士诚宫址改修府治,获罪被诛。高启曾为之作《郡治上梁文》,有“龙蟠虎踞”四字,被疑为歌颂张士诚,连坐腰斩。著有《高太史大全集》、《凫藻集》等。

关键词解释

  • 穷愁

    读音:qióng chóu

    繁体字:窮愁

    英语:dejection caused by poverty and sorrow

    意思:(穷愁,穷愁)
    穷困愁苦。
      ▶《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

  • 壮年

    读音:zhuàng nián

    繁体字:壯年

    英语:prime of life

    意思:(壮年,壮年)
    壮盛之年。多指三四十岁。
      ▶南朝·宋·袁淑《效古》诗:“勤役未云已,壮年徒为空。”<

  • 远梦

    读音:yuǎn mèng

    繁体字:遠夢

    意思:(远梦,远梦)
    思念远方人的梦。
      ▶唐·李白《忆襄阳旧游》诗:“归心结远梦,落日悬春愁。”
      ▶宋·苏轼《八月七日初入赣过惶恐滩》诗:“山忆喜欢劳远梦,地名惶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