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登南楼二首》 公庭渐觉日无事,田里仍逢岁有秋。

公庭渐觉日无事,田里仍逢岁有秋。

意思:朝廷渐渐发觉每天无事,田地里又遇一年有秋天。

出自作者[宋]吴芾的《登南楼二首》

全文赏析

这首诗《人生安用若閒愁,得暇何妨且少休》是一首表达对悠闲生活的向往和对国家命运的关切的诗。 首句“人生安用若閒愁”,诗人直接表达了对“閒愁”的质疑,即人们为何要用无谓的忧虑和烦恼来填塞人生。这是一种对生活的哲理思考,诗人用简洁而深刻的语句表达了自己的观点。 “得暇何妨且少休”则是一种对生活的态度,即我们应该在忙碌的生活中寻找休息和放松的时间,以保持身心的健康。 接下来的几句诗,描绘了诗人闲适的生活场景。“睡起径须烹北苑,兴来聊复上南楼”,早晨醒来后,诗人会品茗于北苑的茶,兴致来了,也会登上南楼的观赏风景。这样的生活场景充满了闲适和愉悦,也体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享受。 “公庭渐觉日无事,田里仍逢岁有秋”这两句诗则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命运的关切。他看到官府公庭日渐清闲,百姓在岁有秋成的年景里感到欣喜,这反映了社会的安定和国家的繁荣。 最后,“满目江山还可乐,归心已动不容留”两句诗则表达了诗人对祖国山河的热爱,以及对归隐田园的向往。他看到祖国的大好河山,心中充满了欢乐,归隐田园的念头已经无法抑制。 总的来说,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悠闲生活的向往和对国家命运的关切,同时也体现了诗人对祖国山河的热爱。整首诗语言简练,寓意深刻,读来让人感到诗人的情感真挚而动人。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人生安用若閒愁,得暇何妨且少休。
睡起径须烹北苑,兴来聊复上南楼。
公庭渐觉日无事,田里仍逢岁有秋。
满目江山还可乐,归心已动不容留。

关键词解释

  • 公庭

    读音:gōng tíng

    繁体字:公庭

    意思:
     1.古代国君宗庙的厅堂或朝堂。
      ▶《诗•邶风•简兮》:“硕人俣俣,公庭万舞。”
      ▶《南史•褚裕之传》:“向(褚向)风仪端丽,眉目如画,每公庭就列,为众所

  • 无事

    读音:wú shì

    繁体字:無事

    意思:(无事,无事)

     1.没有变故。多指没有战事、灾异等。
      ▶《礼记•王制》:“天子无事,与诸侯相见,曰朝。”
      ▶郑玄注:“事谓征伐。”
      ▶《史

  • 田里

    读音:tián lǐ

    繁体字:田裏

    英语:field; farmland

    意思:
     1.田地和庐舍。
      ▶《周礼•地官•遂人》:“凡治野,以下剂致甿,以田里安甿。”
      ▶贾公彦

  • 有秋

    读音:yǒu qiū

    繁体字:有秋

    意思:丰收,有收成;丰年。
      ▶《书•盘庚上》:“若农服田力穑,乃亦有秋。”
      ▶晋·陶潜《丙辰岁八月中于下潠田舍穫》诗:“司田春有秋,寄声与我谐。飢者欢初饱,束带候鸣鸡。”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