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送杨州判官》 应得烟霞出俗心,茅山道士共追寻。

应得烟霞出俗心,茅山道士共追寻。

意思:应该有烟霞出家思想,茅山道士一起追寻。

出自作者[唐]张籍的《送杨州判官》

全文赏析

这是一首非常优美的诗,它描绘了诗人对茅山道士的赞美和欣赏。 首句“应得烟霞出俗心,茅山道士共追寻”,诗人表达了对茅山道士超凡脱俗的品质的赞赏,他们远离尘世的纷扰,心境如烟霞般清新。诗人与茅山道士一同追寻他们的足迹,表达了诗人对道家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闲怜鹤貌偏能画”,“鹤貌”指的是道士的仙风道骨,诗人对道士的容貌特别喜爱,能够画出他们的形象,表达了诗人对道士艺术的欣赏。 “暗辨桐声自作琴”,诗人又赞美道士自制的琴声,他们能够巧妙地辨别桐木的声音,制作出美妙的琴,这体现了道士高超的音乐造诣。 “长啸每来松下坐,新诗堪向雪中吟”,这两句描绘了道士在松树下长啸和创作新诗的场景,表现出他们闲适自在的生活态度。 最后,“征南幕里多宾客,君独相知最校深”,诗人赞扬道士在征南幕府中独树一帜,深得人们的理解和欣赏。这里的“征南幕里多宾客”暗示了道士在军中的影响力,而“君独相知最校深”则表达了诗人对道士的独特理解和欣赏。 整首诗通过对茅山道士的赞美和欣赏,表达了诗人对道家生活的向往和对超凡脱俗品质的追求。同时,诗中也体现了道士高超的艺术造诣和闲适自在的生活态度。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是一首值得品读的佳作。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应得烟霞出俗心,茅山道士共追寻。
闲怜鹤貌偏能画,暗辨桐声自作琴。
长啸每来松下坐,新诗堪向雪中吟。
征南幕里多宾客,君独相知最校深。
作者介绍 皮日休简介
张籍(约766年—约830年),字文昌,唐代诗人,和州乌江(今安徽和县乌江镇)人。汉族,先世移居和州,遂为和州乌江(今安徽和县乌江镇)人。世称“张水部”、“张司业”。张籍为韩门大弟子,其乐府诗与王建齐名,并称“张王乐府”。代表作有《秋思》、《节妇吟》、《野老歌》等。

关键词解释

  • 茅山

    读音:máo shān

    繁体字:茅山

    英语:Maoshan Mountain

    意思:山名。在江苏省·句容县东南。原名句曲山。相传有汉·茅盈与弟衷·固采药修道于此,因改名茅山。
      ▶《南史•隐逸传

  • 烟霞

    解释

    烟霞 yānxiá

    [mist and clouds in the twilight] 烟雾和云霞,也指“山水胜景”

    引用解释

    亦作“烟霞”。 1.烟雾;云霞。 南朝

  • 应得

    读音:yīng de

    繁体字:應得

    意思:(应得,应得)
    犹应当;应该。
      ▶唐·杜甫《喜雨》诗:“晚来声不绝,应得夜深闻。”
      ▶《二刻拍案惊奇》卷二六:“供养伯伯是应得的,此银伯伯留下随便使用。”

  • 出俗

    读音:chū sú

    繁体字:出俗

    意思:
     1.超出凡俗。
      ▶晋·夏靖《答陆士衡》诗:“允诚伊何,拔群出俗。华文不修,抱此素朴。”
      ▶南朝·梁·沈约《桐柏山金庭馆碑》:“自惟凡劣,识鉴鲜方,徒抱出俗之愿

  • 山道

    读音:shān dào

    繁体字:山道

    意思:山路。
      ▶《汉书•西域传上•尉头国》:“﹝尉头国﹞南与疏勒接,山道不通。”
      ▶《三国志•蜀志•张飞传》:“山道迮狭,前后不得相救。”
      ▶《北史•附国传》:

  • 追寻

    读音:zhuī xún

    繁体字:追尋

    短语:觅 摸索 搜索 搜寻 寻 搜求 按图索骥 搜 找寻 找 寻找 摸 索 招来 查寻 寻觅 查找 检索 物色

    英语:pursue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