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送周六赴濠州户曹二首》 麈尾花飞终不近,濠梁古鬼解揶揄。

麈尾花飞终不近,濠梁古鬼解揶揄。

意思:拂尘花飞始终不亲近,濠梁古鬼解揶抽。

出自作者[宋]张耒的《送周六赴濠州户曹二首》

全文赏析

这首诗《从来悟道不由书》是一首富有哲理的诗,它表达了人生智慧和道行的来源,以及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关系。 首句“从来悟道不由书”,直接点明了一个重要的观点,那就是人的悟道之路并非完全依赖于书本知识。这里的“悟道”可以理解为对人生、世界、宇宙的深刻理解,而“书”则代表了文字、知识、理论。诗人认为,真正的智慧并非从文字中来,而是通过自身的体验和观察,通过与世界的直接接触和交流而获得的。 第二句“觌面相呈已有余”,进一步阐述了这一观点。“觌面”意为面对面的直接交流,“相呈”则表示展现、展示。这句诗表达了面对面的交流和体验已经足够让人获得足够的智慧和启示,无需依赖书本。 第三句“麈尾花飞终不近”,引用了一个典故。“麈尾”是古代名士常持之物,用以拂尘,是一种象征,代表名士风度。“花飞”则象征着自然的美景。这句诗表达了诗人认为即使面对再美的自然景象,也无法让人得到真正的悟道,因为书本无法替代人与自然的直接接触和体验。 最后一局“濠梁古鬼解揶揄”,引用庄子与惠施游濠梁之上的故事,表达了诗人认为即使有古鬼嘲笑你不懂濠梁之鱼的自然之美,你也能从中得到感悟,因为真正的悟道并不需要他人的认可。 总的来说,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人生智慧的独特理解,强调了人与自然之间的直接接触和体验的重要性,以及对书本知识的超越。这种思想对于现代人来说仍然具有启示意义,提醒我们要更多地关注自然、体验生活、与他人交流,而不是仅仅依赖书本知识。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从来悟道不由书,觌面相呈已有余。
麈尾花飞终不近,濠梁古鬼解揶揄。
作者介绍 张耒简介
张耒(1054~1114年),字文潜,号柯山,人称宛丘先生、张右史。生于北宋至和元年(1054年),殁于政和四年(1114年),享年六十一岁。

他是宋神宗熙宁进士,历任临淮主簿、著作郎、史馆检讨。哲宗绍圣初,以直龙阁知润州。宋徽宗初,召为太常少卿。苏门四学士之一。“苏门四学士”(秦观、黄庭坚、张耒、晁补之)中辞世最晚而受唐音影响最深的作家。诗学白居易、张籍,平易舒坦,不尚雕琢,但常失之粗疏草率;其词流传很少,语言香浓婉约,风格与柳永、秦观相近。代表作有《少年游》、《风流子》等。《少年游》写闺情离思,那娇羞少女的情态跃然纸上,让人羡煞爱煞,那份温情美妙真是有点“浓得化不开”。著有《柯山集》、《宛邱集》。词有《柯山诗余》,赵万里辑本。后被指为元佑党人,数遭贬谪,晚居陈州。

关键词解释

  • 尾花

    读音:wěi huā

    繁体字:尾花

    意思:
     1.指鲜艷的尾羽。
      ▶唐·白居易《和武相公感韦令公旧池孔雀》:“顶毳落残碧,尾花销闇金。”
     
     2.指书刊上诗文等末尾空白处的装饰性图画。
    -

  • 揶揄

    读音:yé yú

    繁体字:揶揄

    短语:讽刺 挖苦 讥 嘲讽 讥讽 冷嘲热讽 讥诮 讽 奚落 反唇相讥

    英语:jeer

    意思:嘲笑;戏弄。
      ▶《东观汉

  • 麈尾

    读音:zhǔ wěi

    繁体字:麈尾

    英语:a duster

    意思:古人闲谈时执以驱虫、掸尘的一种工具。在细长的木条两边及上端插设兽毛,或直接让兽毛垂露外面,类似马尾松。因古代传说麈迁徙时,以前麈之尾为方向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