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过建阳二首》 谁言俗薄今非古,我与斯民各秉彝。

谁言俗薄今非古,我与斯民各秉彝。

意思:谁说现在不是古代风俗浅薄,我和这些人都秉彝。

出自作者[宋]刘克庄的《过建阳二首》

全文创作背景

《过建阳二首》是宋代的诗人刘克庄创作的一组诗。这组诗的创作背景与刘克庄的生活经历和政治环境密切相关。刘克庄在嘉定十七年(1224年)担任建阳令,建阳位于福建北部,当时属于荒僻之地。诗人通过这首诗来表达自己遭受贬谪的牢骚和不满,同时对当政者进行了一定的讽刺。这首诗也与当时的历史事件有关,史弥远专擅朝政,废立皇太子,引发了朝中正义之士的反对和抗议。因此,这首诗的创作背景涉及到政治斗争、社会矛盾和诗人的个人遭遇。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溪上重来两鬓丝,岂知拙政久犹思。
旄倪欲见叶公面,香火共存朱邑祠。
争劝令君持酒盏,不容老子闭车帷。
谁言俗薄今非古,我与斯民各秉彝。
作者介绍
刘克庄(1187年9月3日—1269年3月3日),初名灼,字潜夫,号后村,福建省莆田市人。南宋豪放派诗人、词人、诗论家。

初为靖安主簿,后长期游幕于江、浙、闽、广等地。诗属江湖诗派,作品数量丰富,内容开阔,多言谈时政,反映民生之作,早年学晚唐体,晚年诗风趋向江西诗派。词深受辛弃疾影响,多豪放之作,散文化、议论化倾向也较突出。

作品收录在《后村先生大全集》中。程章灿《刘克庄年谱》对其行迹有较详细考证,侯体健《刘克庄的文学世界》展现了其文学创作各个方面,探索精微。

关键词解释

  • 斯民

    读音:sī mín

    繁体字:斯民

    意思:指老百姓。
      ▶《孟子•万章上》:“予将以斯道觉斯民也。”
      ▶《管子•侈靡》:“天之所覆,地之所载,斯民之良也。”
      ▶晋·陆机《答贾长渊》诗:“乃眷三哲,俾乂斯

  • 秉彝

    读音:bǐng yí

    繁体字:秉彝

    意思:持执常道。
      ▶《诗•大雅•烝民》:“民之秉彝,好是懿德。”
      ▶毛传:“彝,常。”
      ▶朱熹集传:“秉,执。”
      ▶《孟子•告子上》引作“秉夷”。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