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九月奉教作》 叶径兰芳尽,花潭菊气浓。

叶径兰芳尽,花潭菊气浓。

意思:叶经兰芳尽,花潭菊气浓。

出自作者[唐]李峤的《九月奉教作》

全文赏析

这是一首优美的诗,它以生动的景色和细腻的情感描绘出一种宁静而深沉的美。 首句“曲池朝下雁”,描绘出了一幅清晨的池塘景色,雁儿在水中游弋,池塘在朝霞的映照下显得格外宁静。这句诗以动衬静,更显环境的宁静和诗人的闲适。 “幽砌夕吟蛩”则描绘了傍晚时分,幽静的台阶上传来蟋蟀的鸣叫声,进一步烘托出环境的宁静和诗人的闲适。 “叶径兰芳尽,花潭菊气浓”这两句描绘了季节的变迁,初秋时分,小径上的兰草开始凋零,水潭边的菊花却开得愈发浓艳。这两句以生动的景色描绘出季节的变换,给人一种深深的秋意。 “寒催四序律,霜度九秋钟”这两句则进一步表达了季节的寒冷和时间的流逝。寒冷的天气催促万物遵守规律,霜降的季节敲响了时间的钟声。这两句以寒冷的天气和霜降的季节来表达时间的流逝,给人一种深深的岁月无情的感觉。 最后,“还当明月夜,飞盖远相从”这两句表达了诗人的情感。在明亮的月夜,诗人渴望与朋友一起远游,共享这份宁静和闲适。这两句以明月夜的美景和诗人的渴望来表达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友情的渴望。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生动的景色和细腻的情感描绘出一种宁静而深沉的美,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友情的渴望。这首诗的语言优美,情感真挚,给人一种深深的感动和共鸣。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曲池朝下雁,幽砌夕吟蛩。
叶径兰芳尽,花潭菊气浓。
寒催四序律,霜度九秋钟。
还当明月夜,飞盖远相从。
作者介绍 孟郊简介
李峤(645年-714年),字巨山,赵州赞皇(今河北赞皇)人,唐朝宰相。

李峤出身于赵郡李氏东祖房,早年以进士及第,历任安定尉、长安尉、监察御史、给事中、润州司马、凤阁舍人、麟台少监等职。他在武后、中宗年间,三次被拜为宰相,官至中书令,阶至特进,爵至赵国公。睿宗时贬任怀州刺史,以年老致仕,玄宗时再贬滁州别驾。开元二年(714年)病逝于庐州别驾任上,终年七十岁。

李峤生前以文辞著称,与苏味道并称“苏李”,又与苏味道、杜审言、崔融合称“文章四友”,晚年更被尊为“文章宿老”。但他历仕五朝,先是依附张易之兄弟及武三思,继而又追随韦氏一党,其人品多受诟病。史家评价,贬抑居多。

关键词解释

  • 兰芳

    读音:lán fāng

    繁体字:蘭芳

    意思:(兰芳,兰芳)
    兰花的芳香。常用以比喻贤人。
      ▶《楚辞•招魂》:“结撰至思,兰芳假些。”
      ▶王逸注:“兰芳,以喻贤人。”
      ▶汉·蔡邕《太尉杨秉碑》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