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谪仙词》 牧龙丈人病高秋,群童击节星汉愁。

牧龙丈人病高秋,群童击节星汉愁。

意思:牧龙老人病高秋,一群儿童欣赏银河愁。

出自作者[唐]陈陶的《谪仙词》

全文赏析

这是一首非常有深度的诗,诗人通过描绘牧龙丈人的病痛、群童的击节、瑶台的凤辇、太古的龙、玉气兰光的消逝等场景,表达了对古老传统和价值观的怀念和对现实世界的无奈。 首句“牧龙丈人病高秋”,诗人以牧龙丈人的病为切入点,描绘了秋天的景象,同时也暗示了诗人自身的困境和忧虑。 “群童击节星汉愁”,诗人通过描绘群童击节的场景,表达了对传统价值观的怀念和对现代社会的无奈。星汉愁,即对星汉(银河)的忧愁,也暗喻了对人类命运的忧虑。 “瑶台凤辇不胜恨”,“瑶台凤辇”是古代神话传说中的仙界交通工具,这里借指美好的事物或理想,而“不胜恨”则表达了对美好事物消失的遗憾和无奈。 “太古一声龙白头”,“太古”代表了原始、未开化的时代,而“龙”则代表了神秘、强大和古老的力量,这一声“白头”则表达了对古老传统的怀念和对现实世界的无奈。 “玉气兰光久摧折”,诗人通过描述玉气兰光的消逝,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流逝和不可挽回的无奈。 “上清鸡犬音书绝”,上清是道教仙境名,诗人借此表达了对道教传统和价值观的怀念,同时也暗示了对现实世界中道教信仰的缺失和无奈。 整首诗充满了对古老传统和价值观的怀念和对现实世界的无奈,同时也表达了对未来的期待和希望。诗人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沉的情感,将读者带入了一个充满思考和感悟的世界。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牧龙丈人病高秋,群童击节星汉愁。
瑶台凤辇不胜恨,太古一声龙白头。
玉气兰光久摧折,上清鸡犬音书绝。
蜺旌失手远于天,三岛空云对秋月。
人间磊磊浮沤客,鸑鷟蜻蜓飞自隔。
不应冠盖逐黄埃,长梦真君旧恩泽。
作者介绍 陈独秀简介
陈陶[唐](约公元八四一年前后在世)字嵩伯,自号三教布衣,鄱阳剑浦人。(全唐诗作岭南人,此从唐才子传)生卒年及生平均不详,约唐武宗会昌初前后在世。工诗,以平淡见称。屡举进士不第,遂隐居不仕,自称三教布衣。(公元八五三年左右)避乱入洪州西山。咸通中,(公元八六六年左右)严撰节度江西,尝往山中,每谈辄竟日。尝遣妓建花往侍,陶笑而不答。莲花赋诗求去,有“处士不生巫峡梦,虚劳云雨下阳台”之句。临别,陶亦赋诗以送。相传他后来白日升天而去。(全唐诗作“大中时,游学长安。南唐升元中,隐洪州西山。后不知所终”。升元中距大中中几九十年。陶遣莲花妓事,在咸通中,赠诗已有“老去风情薄似云”句,那得至升元中还在?可知全唐诗不确)陶著有文录十卷,《新唐书艺文志》传于世。《全唐诗》卷七百四十五“陈陶”传作“岭南)人”。诗人早年游学长安,善天文历象,尤工诗。举进士不第,遂恣游名山。唐宣宋大中时,隐居洪州西山,后不知所终。有诗十卷,已散佚,后人辑有《陈嵩伯诗集》一卷。其《陇西行》四首之二:“誓扫匈奴不顾身,五千貂锦丧胡尘。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把残酷现实与少妇美梦交替在一起,造成强烈的艺术效果,至今仍脍炙人口。然而,鲜为人知的是,他漫游浙江、福建、广东时,曾路过今闽东地区,并留下了《旅次铜山途中先寄温州韩使君》等诗。

关键词解释

  • 星汉

    读音:xīng hàn

    繁体字:星漢

    英语:Milky Way; Galaxy

    意思:(星汉,星汉)

     1.天河;银河。
      ▶三国·魏·曹操《步出夏门行》:“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 击节

    读音:jī jié

    繁体字:擊節

    英语:beat time

    意思:(击节,击节)

     1.谓出使。节,符节,使者的凭证。
      ▶晋·袁宏《后汉纪•光武帝纪八》:“古之君子,遇有为之

  • 丈人

    读音:zhàng rén

    繁体字:丈人

    英语:father-in-law

    意思:
     1.古时对老人的尊称。
      ▶《易•师》:“贞,丈人,吉。”
      ▶孔颖达疏:“丈人,谓严庄尊重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