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和赵成子提干喜雨韵》 十年三已冒为州,每每于民有旱忧。

十年三已冒为州,每每于民有旱忧。

意思:十年三已经冒着被州,常常在百姓中有旱担忧。

出自作者[宋]袁说友的《和赵成子提干喜雨韵》

全文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在忧虑百姓因旱灾而苦的情况下,忽然听到雷声,继而发现降雨,于是欣然写下的一首诗。 首句“十年三已冒为州,每每于民有旱忧”,作者以自责的方式描述了自己为官无能,已经三次造成旱灾,让百姓受苦。这种自责的情感表达,体现了作者对百姓的深深同情和对自身责任的清醒认识。 “午听雷声鸣屋角,晚惊雨脚压云头”这两句描绘了作者在午间屋角听闻雷声,晚上又惊讶地看到雨脚压云头的景象。这不仅表现了作者对天气的敏感,也暗示了作者对百姓生活的关心。 “及时三日为霖好,为汝千箱乐岁求”这两句表达了作者对及时雨的期盼,希望它能给百姓带来丰收和欢乐。这种对百姓生活的关切和祝福,体现了作者深厚的人道主义情怀。 “欲办一椽名喜雨,愧无老笔赞宸旒”这两句表达了作者想要为这场及时雨命名并宣传,但由于自己年老力衰,无法用文字来表达内心的喜悦和赞叹,体现了作者的谦逊和自知之明。 总的来说,这首诗情感真挚,对百姓的关怀和自责表现得淋漓尽致。同时,通过对天气和农事的描绘,表现了作者对百姓生活的关心和对丰收的期盼。诗中还流露出作者对自身无能的自责和对无力报国的无奈,但更多的是他对百姓的祝福和关怀。这首诗不仅体现了作者的人道主义情怀和对百姓的深深同情,也展现了其作为一位负责任的官员的形象。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十年三已冒为州,每每于民有旱忧。
午听雷声鸣屋角,晚惊雨脚压云头。
及时三日为霖好,为汝千箱乐岁求。
欲办一椽名喜雨,愧无老笔赞宸旒。

关键词解释

  • 每每

    读音:měi měi

    繁体字:每每

    短语:三天两头 常 时 常事 素常 屡屡

    英语:often

    意思:I

     1.草盛貌。
       ▶《左传•僖公

  • 十年

    读音:shí nián

    繁体字:十年

    意思:形容时间长久。
      ▶《左传•僖公四年》:“一薰一莸,十年尚犹有臭。”
      ▶杨伯峻注:“十年,言其久也。”
      ▶唐·贾岛《剑客》诗:“十年磨一剑,霜刃未曾试。”<

  • 三已

    读音:sān yǐ

    繁体字:三已

    意思:谓三度或多次罢官。语出《论语•公冶长》:“令尹子文三仕为令尹,无喜色;三已之,无愠色。”
      ▶唐·刘禹锡《酬李相公喜归乡国自巩县夜泛洛水见寄》诗:“且无三已色,犹泛五湖舟。”

  • 民有

    读音:mín yǒu

    繁体字:民有

    意思: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口号之一。
      ▶孙中山《党员须研究革命主义》:“民有,即民族也。天下者,天下人之天下,非一、二族所可独佔。”
      ▶郭沫若《文化上的友谊竞赛》:“真正的‘民治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