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酬思黯相公晚夏雨后感秋见赠》 无忧无病身荣贵,何故沉吟亦感时?

无忧无病身荣贵,何故沉吟亦感时?

意思:无忧无病身荣华富贵,为什么沉思也感时?

出自作者[唐]白居易的《酬思黯相公晚夏雨后感秋见赠》

全文赏析

这首诗《暮去朝来无歇期,炎凉暗向雨中移》以暮雨、秋风为背景,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转、世事炎凉的感慨。诗中描绘了时间如流水的无情,无论炎热还是寒冷,都如暮雨一般悄然而至,又如秋风一般无情地吹过。 首联“暮去朝来无歇期,炎凉暗向雨中移”直接点明时间的无情和世事的变化无常,表达出一种深深的无奈和感慨。而“炎凉暗向雨中移”一句,则形象地描绘了世态炎凉的变化,如同暮雨一般,悄无声息地降临。 颔联“夜长只合愁人觉,秋冷先应瘦客知”则进一步表达了诗人的忧愁和孤独。在漫长的夜晚,只有忧愁的人才能感受到秋天的寒冷和消瘦。这里诗人以秋冷瘦客比喻自己内心的孤独和凄凉,表达出一种深深的哀愁。 颈联“两幅彩笺挥逸翰,一声寒玉振清辞”则描绘了诗人挥毫泼墨的场景,表达出诗人的才情和才华。诗人以彩笺比喻诗纸,以寒玉比喻笔,以清辞比喻诗文,形象生动地描绘出诗人创作的场景,也表达出诗人对诗歌艺术的热爱和追求。 最后一句“无忧无病身荣贵,何故沉吟亦感时?”是对自己境遇的反思。诗人认为自己没有忧愁没有疾病,生活应该很荣贵,但为何还会感到悲伤和无奈?这里诗人表达了对人生无常的感慨,以及对生命的思考。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暮雨、秋风为背景,通过对时光流转、世事无常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生命的思考和对人生的感慨。诗人的才情和才华也在这首诗中得到了充分的展现。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暮去朝来无歇期,炎凉暗向雨中移。
夜长只合愁人觉,秋冷先应瘦客知。
两幅彩笺挥逸翰,一声寒玉振清辞。
无忧无病身荣贵,何故沉吟亦感时?
作者介绍 白居易简介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

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关键词解释

  • 荣贵

    读音:róng guì

    繁体字:榮貴

    意思:(荣贵,荣贵)
    荣华富贵。
      ▶《汉书•王莽传上》:“父子之亲天性自然,欲其荣贵甚于为身。”
      ▶唐·杜甫《贻阮隐居》诗:“足明箕·颍客,荣贵如粪土。”

  • 无忧

    读音:wú yōu

    繁体字:無憂

    意思:(无忧,无忧)

     1.没有忧患;不用担心。
      ▶《左传•昭公三十二年》:“范献子谓魏献子曰:‘……从王命以纾诸侯,晋国无忧。’”
      ▶《史记•张仪列传》:“

  • 何故

    读音:hé gù

    繁体字:何故

    英语:wherefore

    意思:什么缘故;为什么。
      ▶《左传•宣公十一年》:“夏徵舒为不道,弒其君,寡人以诸侯讨而戮之,诸侯、县公皆庆寡人,女独不庆寡人,何故?

  • 感时

    引用解释

    感慨时序的变迁或时势的变化。 汉 王逸 《九思·哀岁》:“岁忽忽兮惟暮,余感时兮悽愴。” 唐 杜甫 《春望》诗:“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清 吴敏树 《九日鹿角登高》诗序:“而骚人赋客,又或喜为感时伤物之语,以益其悲。” 钱基博 《吴禄贞传》:“ 禄贞 能为诗,感时抚事,随口吟唱,如不经意。”

    读音:<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