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钜鹿道中作》 雄关上郡,看城根削铁,土花埋镞。

雄关上郡,看城根削铁,土花埋镞。

意思:雄关上郡,看城根削铁,土花埋箭头。

出自作者[清]陈维崧的《钜鹿道中作》

全文赏析

这首词以雄关上郡为背景,描绘了边疆的荒凉和悲壮,同时也抒发了对历史英雄人物和人情世故的感慨。 首先,词人通过描绘雄关上郡的坚硬城根和被埋藏的箭头,以及悲风如箭的呼啸声,营造出一种荒凉、冷峻的氛围,让人感受到这里的历史沉淀和战争痕迹。接着,词人又通过白浪轰豗、黄沙苍莽、霜蚀田夫屋等景象,进一步渲染出边疆的艰苦和荒凉。 在这样的背景下,词人引用了历史典故,提到了张耳和陈余的刎颈之交,以及他们在末路相倾覆的悲剧结局。通过对历史故事的回顾,词人表达了对人情世故的深刻理解和感慨。同时,词人也用“长笑何须论旧事,汦水依然微绿”来表达了对过去的释怀和对自然的崇敬。 最后,词人通过“欲倩燕姬,低弹赵瑟,一醉生平足”来表达自己对生活的向往和渴望,同时也通过“井陉日暮,乱鸦啼入枯木”来进一步渲染出边疆的荒凉和悲壮。 整首词意境深远,通过对边疆风光的描绘和历史故事的引用,表达了词人对自然、历史和人生的深刻思考和感慨。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雄关上郡,看城根削铁,土花埋镞。
十月悲风如箭叫,此地人称钜鹿。
白浪轰豗,黄沙苍莽,霜蚀田夫屋。
车中新妇,任嘲髀里生肉。
太息张耳陈余,当年刎颈,末路相倾覆。
长笑何须论旧事,汦水依然微绿。
欲倩燕姬,低弹赵瑟,一醉生平足。
井陉日暮,乱鸦啼入枯木。
作者介绍 邵雍简介
陈维崧(1625—1682年),字其年,号迦陵,江苏宜兴人。明末清初词坛第一人,阳羡词派领袖。明末四公子之一陈贞慧之子。

明熹宗天启五年(1625年),陈维崧出世,幼时便有文名。十七岁应童子试,被阳羡令何明瑞拔童子试第一。与吴兆骞、彭师度同被吴伟业誉为“江左三凤”。与吴绮、章藻功称“骈体三家”。明亡后,科举不第。弟弟陈宗石入赘于商丘侯方域家,陈维崧亦寓居商丘,与弟同居。顺治十五年(1658年)十一月,陈维崧访冒襄,在水绘庵中的深翠房读书,冒襄派徐紫云(云郎)伴读。

康熙元年(1662年),陈维崧至扬州与王士祯、张养重等修禊红桥。康熙十八年(1679年),举博学鸿词科,授官翰林院检讨。卒于清圣祖康熙二十一年(1682年),享年五十八岁。

关键词解释

  • 城根

    读音:chéng gēn

    繁体字:城根

    英语:sections of a city close to the city wall

    意思:犹城脚。
      ▶唐·韦应物《酬秦徵君徐少府春日见寄》诗:“城

  • 雄关

    读音:xióng guān

    繁体字:雄關

    英语:impregnable pass

    意思:(雄关,雄关)
    雄伟险要的关隘。
      ▶明·沈钦圻《书事》诗:“玉阙悲龙驭,雄关丧虎臣。”

  • 看城

    读音:kàn chéng

    繁体字:看城

    意思:清代皇帝行围打猎时设在高地的瞭望点。
      ▶清·昭槤《啸亭杂录•木兰行围制度》:“离驻跸行营约略二三里许,惟视高敞处设黄幕,幄中设毡帐,是之谓看城。”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