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月中天近,风霜去路长。
意思:天月中天附近,风霜离开路长。
出自作者[宋]仲并的《送刘大谏赴漳州四首兼寄建州太守赵左司》
全文赏析
这首诗《安稳瓯闽路,介居天一方。双旌谁出守,八郡莫如漳。日月中天近,风霜去路长。相知惟白首,端冕拜清光。》是一首描绘漳州地理、历史和前景的诗。它通过对漳州形象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漳州的情感和期望。
首联“安稳瓯闽路,介居天一方。”描绘了漳州所处的地理位置和环境。“安稳瓯闽路”暗示了漳州是一个安定、平和的地方,“介居天一方”则表达了漳州在天地之间独特而美好的位置。这两句诗为读者勾勒出漳州是一个远离尘嚣、与世无争的地方,给人一种宁静、祥和的感觉。
颔联“双旌谁出守,八郡莫如漳。”通过对比漳州与其他郡县,突出漳州的优势。“双旌”是古代官员的标志,这里代指官员。“八郡莫如漳”表达了漳州在地理、经济、文化等方面的优势,以及它在八郡中的重要地位。这两句诗展示了漳州在作者心中的重要地位,也表达了作者对漳州未来的期望。
颈联“日月中天近,风霜去路长。”描绘了漳州的前景和未来。“日月中天近”表达了漳州在历史的长河中不断向前发展,前景光明。“风霜去路长”则暗示了漳州在未来道路上可能会遇到的困难和挑战,但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漳州的坚定信心。
尾联“相知惟白首,端冕拜清光。”表达了作者对漳州的深厚情感和对未来的期待。“相知惟白首”表达了作者与漳州之间的深厚情感,这种情感源于对漳州的了解和热爱。“端冕拜清光”则表达了作者对漳州未来的期待,希望漳州能够在未来的发展中取得更大的成就。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对漳州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漳州的深厚情感和对未来的期待。诗中通过对漳州地理位置、历史、前景等方面的描绘,展示了漳州的美好和独特之处,也表达了作者对漳州的坚定信心和对未来的期望。这首诗语言优美,情感真挚,是一首值得品读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