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解嘲诗(并序)》 先求语言正,更论德学崇。

先求语言正,更论德学崇。

意思:先求语言正,再说德学高。

出自作者[明]屠滽的《解嘲诗(并序)》

全文创作背景

《解嘲诗(并序)》是明朝屠滽创作的一组诗,其创作背景主要与明朝时期的社会环境和屠滽个人的经历有关。明朝中期以后,社会风气日趋浮华,官场腐败盛行,士人阶层往往陷入名利场中,追逐权位和物质享受。屠滽作为一位正直的士人,对此深感不满,因此通过诗歌表达了自己的立场和态度。 在《解嘲诗(并序)》中,屠滽以自嘲的口吻,表达了对于世俗名利的淡泊态度,以及对于道德操守的坚守。他通过诗歌抒发了自己不愿与权贵同流合污的心声,展现出一种高尚的人格风范。 总的来说,《解嘲诗(并序)》的创作背景与明朝社会的浮华风气和屠滽个人的操守立场密切相关。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见恶必远避,见善尝加恭。
石田乃隐者,赋诗亦多工。
如何论朝政,所论殊不公。
此札实差谬,何谓声枌枌。
到处任播扬,有类衡与纵。
碧川居论思,如何不纳忠。
致书戒老夫,友道皆云隆。
追思昔年事,大明丽长空。
尧舜喜复出,万几任匆匆。
纳谏真如流,明良喜相逢。
荆榛委篱落,芝术收药笼。
万姓乐熙皞,四方无鞠讠凶。
今上初出阁,庶事元老总。
九卿集东阁,讲官索儒宗。
先求语言正,更论德学崇。
人各荐一二,不称交相攻。

关键词解释

  • 语言

    读音:yǔ yán

    繁体字:語言

    英语:language

    意思:(语言,语言)
    I

     1.言语;话。
       ▶《大戴礼记•五帝德》:“吾欲以颜色取人,于灭明(澹臺灭明)邪

  • 论德

    读音:lùn dé

    繁体字:論德

    意思:(论德,论德)

     1.评判品德的高下。
      ▶《荀子•君道》:“论德而定次,量能而授官。”
      ▶《韩诗外传》卷三:“王者之论德也,不尊无功,不官无德,不诛无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