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成都凤道人游终南山谒种徵君》 供吟一路高秋月,投宿斜阳远寺钟。

供吟一路高秋月,投宿斜阳远寺钟。

意思:供吟一路高秋月,投宿斜阳远寺钟。

出自作者[宋]杨亿的《成都凤道人游终南山谒种徵君》

全文赏析

这是一首富有诗情画意的诗,它描绘了诗人从四川出发去拜访南宗的旅程,一路上欣赏着秋天的景色,感受着寺庙的钟声,与高人谈论着佛法。 首句“何年出蜀访南宗”,诗人表达了他从四川出发去拜访南宗的决心和期待。这句诗为整首诗定下了基调,充满了探索和追求的精神。 “深锁闲房翠藓重”描绘了旅途中的景色,深锁的房屋和翠绿的苔藓,给人一种静谧和古老的感觉。 “振锡忽闻游地肺”中的“振锡”是佛教中的一种锡杖,用于走路,这里用来形容旅行者的步伐。而“游地肺”则暗示了诗人即将到达的目的地——地肺山。 “题门兼得谒人龙”中的“题门”和“谒人龙”都是指拜访高人。“兼得”则表达了诗人期待能从这些高人中获得教诲和启示。 “供吟一路高秋月”描绘了旅途中的景色,一路上的秋月为诗人提供了创作的灵感和环境。 “投宿斜阳远寺钟”则描绘了旅途中的住宿,投宿在夕阳下的寺庙中,听着晚钟入睡。 最后,“到日弥天清论罢,徧寻紫阁与圭峰。”表达了诗人到达目的地后的感受,他觉得在这里可以清谈一天,寻找心灵的净土——紫阁和圭峰。 整首诗充满了对探索和追求的热情,以及对自然的欣赏和对佛法的敬仰。通过描绘旅途中的景色和经历,诗人表达了他对生活的热爱和对未来的期待。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何年出蜀访南宗,深锁闲房翠藓重。
振锡忽闻游地肺,题门兼得谒人龙。
供吟一路高秋月,投宿斜阳远寺钟。
到日弥天清论罢,徧寻紫阁与圭峰。
作者介绍
杨亿(974~1020年),字大年,建州浦城(今福建浦城县)人。北宋文学家,西昆体诗歌主要作家。

性耿介,尚气节。年十一,宋太宗闻其名,授秘书省正字。淳化中,赐进士,曾为翰林学士兼史馆修撰,官至工部侍郎。政治上支持丞相寇准抵抗辽兵入侵,反对宋真宗大兴土木,求仙祀神的迷信活动。天禧四年卒,年四十七,谥号为文。

博览强记,尤长于典章制度。曾参预修《太宗实录》,主修《册府元龟》。今存《武夷新集》、《浦城遗书》、《摛藻堂四库全书萃要》、《杨文公谈苑》15卷

关键词解释

  • 投宿

    读音:tóu sù

    繁体字:投宿

    短语:宿 歇宿 过夜 留宿 住宿

    英语:lodge

    意思:临时住宿。
      ▶汉·刘向《九叹•逢纷》:“平明发兮苍梧,夕投宿兮石城

  • 秋月

    读音:qiū yuè

    繁体字:秋月

    意思:
     1.秋夜的月亮。
      ▶晋·陶潜《辛丑岁七月赴假还江陵夜行涂口》诗:“叩枻新秋月,临流别友生。”
      ▶唐·杜甫《十七夜对月》诗:“秋月仍圆夜,江村独老身。”

  • 斜阳

    读音:xié yáng

    繁体字:斜陽

    短语:残阳

    英语:setting sun

    意思:(斜阳,斜阳)
    傍晚西斜的太阳。
      ▶唐·赵嘏《东望》诗:“斜阳映阁山当寺

  • 一路

    读音:yí lù

    繁体字:一路

    短语:齐 手拉手 一道 联机 合 联合 一块 并 同 伙 伙同 一并 旅 共同 齐声 协同 联名 共 同步 偕 协 合伙

    英语:go the

  • 高秋

    读音:gāo qiū

    繁体字:高秋

    意思:
     1.天高气爽的秋天。
      ▶南朝·梁·沈约《休沐寄怀》诗:“临池清溽暑,开幌望高秋。”
      ▶唐·钱起《江行无题》诗之四一:“见底高秋水,开怀万里天。旅吟还有伴,沙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