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挽李寺丞》 西山别后常怀子,东国归来已弃予。

西山别后常怀子,东国归来已弃予。

意思:西山分手后常怀子,东国归来已经抛弃了我。

出自作者[宋]吴泳的《挽李寺丞》

全文赏析

这是一首充满情感与哲理的诗。诗人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入的内心情感,表达了对于世俗利益与道义之间取舍的思考,以及对于友情、人生价值的探索。 首联“世人谈利析锱铢,汲义如君此道孤”,描绘了世人在利益面前斤斤计较,而追求道义的人却显得孤独。这一对比,凸显了诗人的价值观和对社会现象的独特洞察。 颔联“无地起楼怜寇老,有园和契遗尧夫”,通过历史事件和人物,进一步展示了诗人在利益与道义之间的取舍。寇老因无地起楼而受人怜悯,尧夫则因有园而与人和睦相处,这些形象生动地展现了诗人在现实困境中的挣扎与坚守。 颈联“西山别后常怀子,东国归来已弃予”,通过描绘自然景象与个人的感受,传达出诗人对于友情、离别和归来的深深感慨。别后的怀念与归来的抛弃,形成了强烈的情感对比,体现了人生的无常与变化。 尾联“自昔祖风高挂剑,愧无佳语润黄垆”,则通过赞美祖先的高尚品质,表达了诗人对于传承美德、弘扬正气的追求。同时,也流露出对于自己在面对现实压力时,无法充分展现美德和正义感的愧疚之情。 整首诗情感深沉,意境悠远,通过生动的意象和深入的内心情感,展现了诗人在面对现实压力时,坚守道义、追求美德的决心和勇气。同时,也体现了诗人对于人生、友情、价值观等问题的深刻思考和探索。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世人谈利析锱铢,汲义如君此道孤。
无地起楼怜寇老,有园和契遗尧夫。
西山别后常怀子,东国归来已弃予。
自昔祖风高挂剑,愧无佳语润黄垆。

关键词解释

  • 常怀

    读音:cháng huái

    繁体字:常懷

    意思:(常怀,常怀)
    固定不变的归向。
      ▶《书•太甲》:“民罔常怀,怀于有仁。”
      ▶孔传:“民所归无常,以仁政为常。”
      ▶《新唐书•张文瓘传》:“夫

  • 西山

    读音:xī shān

    繁体字:西山

    意思:
     1.西方的山。
      ▶《易•随》:“王用享于西山。”引申为日入处。
      ▶汉·王粲《从军诗》之三:“白日半西山,桑梓有余晖。”
      ▶《文选•李密<陈情事表

  • 东国

    读音:dōng guó

    繁体字:東國

    意思:(东国,东国)

     1.东方之国。上古指齐、鲁、徐夷等国。
      ▶《国语•吴语》:“昔楚灵王不君……踰诸夏而图东国。”
      ▶韦昭注:“东国,徐夷·吴·越。”

  • 弃予

    读音:qì yǔ

    繁体字:棄予

    意思:(弃予,弃予)

     1.抛弃我。谓弃恩忘旧。
      ▶《诗•小雅•谷风》:“将恐将惧,维予与女;将安将乐,女转弃予。”
      ▶毛传:“言朋友趋利,穷达相弃。”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