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念奴娇·刘郎初度随春到》 宝蜡烧春,花光缟夜,未放觥筹急。

宝蜡烧春,花光缟夜,未放觥筹急。

意思:宝蜡烧春,花光缟夜,没有放酒杯急。

出自作者[宋]魏了翁的《念奴娇·刘郎初度随春到》

全文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为祝贺某位长者寿辰而作,通过对寿宴场景的生动描写,表达了对长者的敬爱之情。 首联“刘郎初度随春到,尚记彩衣春立”,作者以自嘲的口吻,表达了自己在春天到来时,像刘郎一样,也迎来了自己的寿辰。同时,作者也回忆起自己曾经和长者一起在春天里欢聚的情景,表达了对长者的怀念之情。 颔联“又上夫人千岁寿,相望不争旬日”,作者再次表达了对长者的敬爱之情,同时也表达了自己与长者之间的深厚情谊。 颈联“琴瑟仪刑,山河态度,长是春风识。都将和气,蒸成满院红白”,作者用琴瑟和谐、山河壮美的比喻,表达了对长者才情和品德的赞美之情。同时,作者也用“都将和气”一句,表达了长者所带来的祥瑞之气,使得整个院子都充满了生机和活力。 接下来,“我被五斗红陈,三升官酒,驱到郪城北”,作者用自嘲的口吻,表达了自己在寿宴上的无奈和疲惫。而“解后相逢同一笑,此会几年难觅”则表达了作者与长者再次相逢时的喜悦之情。 最后,“宝蜡烧春,花光缟夜,未放觥筹急”,作者用华美的蜡烛和盛开的花朵来形容寿宴的场景,同时也表达了对长者的敬爱和祝福之情。最后一句“天然真乐,傥来知是疣物”,作者用“天然真乐”来形容长者所带来的快乐和幸福,同时也表达了对长者的赞美和祝福之情。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对寿宴场景的生动描写,表达了作者对长者的敬爱和祝福之情。整首诗语言优美、情感真挚,是一首优秀的祝寿诗。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刘郎初度随春到,尚记彩衣春立。
又上夫人千岁寿,相望不争旬日。
琴瑟仪刑,山河态度,长是春风识。
都将和气,蒸成满院红白。
我被五斗红陈,三升官酒,驱到郪城北。
解后相逢同一笑,此会几年难觅。
宝蜡烧春,花光缟夜,未放觥筹急。
天然真乐,傥来知是疣物。

关键词解释

  • 花光

    引用解释

    花的色彩。 南朝 陈后主 《梅花落》诗之一:“映日花光动,迎风香气来。” 北周 庾信 《象戏赋》:“况乃豫游仁寿,行乐徽音,水影摇日,花光照林。” 宋 苏轼 《灵上访道人不遇》诗:“花光红满栏,草色緑无岸。” 清 王端履 《重论文斋笔录》卷一:“罢官光景,较之下第尤难,为怀吾郡 王笠舫 大令诗:‘春在花光浓淡里,官如山色有无中。’未免

  • 宝蜡

    读音:bǎo là

    繁体字:寶蠟

    意思:(宝蜡,宝蜡)
    蜡烛的美称。
      ▶宋·张孝祥《南乡子》词:“赖有清尊浇别恨,凄然,宝蜡烧花看吸川。”

    造句:宝蜡夜笼花

  • 烧春

    读音:shāo chūn

    繁体字:燒春

    意思:(烧春,烧春)

     1.酒名。
      ▶唐·李肇《唐国史补》卷下:“酒则有郢州之富水……剑南之烧春。”
     
     2.形容春意浓重。
      ▶唐·白

  • 觥筹

    读音:gōng chóu

    繁体字:觥籌

    意思:(觥筹,觥筹)
    酒器和酒令筹。
      ▶唐·皇甫松《醉乡日月•觥录事》:“觥筹尽有,犯者不问。”
      ▶宋·杨万里《次日醉归》诗:“我非不能饮,老病怯觥筹。”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