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闲居寄端及重阳》 山明野寺曙钟微,雪满幽林人迹稀。

山明野寺曙钟微,雪满幽林人迹稀。

意思:在明野寺晓钟微,雪满幽林人迹稀少。

出自作者[唐]韦应物的《闲居寄端及重阳》

全文赏析

这是一首非常优美的诗,它以简洁明快的语言,描绘了山明野寺的清晨景象,以及雪后幽林的寂静,表达了诗人闲居时的愉悦心情。 首句“山明野寺曙钟微”,诗人以“山明”开始,描绘出一幅山野寺庙的清晨景象。曙光微照,寺庙的钟声若有若无,给人一种宁静而神秘的感觉。“微”字用得十分巧妙,它既形容了钟声的微弱,又描绘了时间的早,为整个画面定下了基调。 “雪满幽林人迹稀”,诗人进一步描绘了雪后幽林的景象,人迹稀少,一片寂静。这里不仅有视觉上的美感,也有一种孤独和冷清的感觉,与前一句的“人迹稀”相呼应。 “闲居寥落生高兴”,在寥落的闲居中,诗人感到愉快和兴奋,这是一种内心的满足和快乐。这里的“闲居”并非指真正的闲暇,而是指诗人独自一人面对自然美景的情境。 “无事风尘独不归”,诗人用“无事”表达自己没有世俗纷争和繁忙事务的轻松感,用“风尘”来形容世俗生活的纷扰,形成鲜明的对比。而“独不归”则表达了诗人对这种宁静生活的向往和留恋。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描绘了山明野寺的清晨景象,以及雪后幽林的寂静,表达了诗人闲居时的愉悦心情。诗中运用了许多形容词和意象,如“山明”、“野寺”、“幽林”、“寥落”、“风尘”等,这些词语既形象生动,又富有诗意,使得整个画面更加生动和鲜明。同时,诗人也通过自己的情感表达,传达出一种对自然和宁静生活的向往和留恋。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山明野寺曙钟微,雪满幽林人迹稀。
闲居寥落生高兴,无事风尘独不归。
作者介绍 辛弃疾简介
韦应物(737~792),中国唐代诗人。汉族,长安(今陕西西安)人。文昌右相韦待价曾孙,出身京兆韦氏逍遥公房。今传有10卷本《韦江州集》、两卷本《韦苏州诗集》、10卷本《韦苏州集》。散文仅存一篇。因出任过苏州刺史,世称“韦苏州”。诗风恬淡高远,以善于写景和描写隐逸生活著称。

关键词解释

  • 幽林

    引用解释

    幽深茂密的树林。 汉 班固 《西都赋》:“其阳则崇山隐天,幽林穹谷,陆海珍藏,蓝田美玉。” 晋 左思 《魏都赋》:“菀以玄武,陪以幽林。” 唐 宋之问 《陆浑山庄》诗:“源水看花入,幽林採药行。” 清 姚鼐 《复鲁絜非书》:“其得於阴与柔之美者,则其文如升初日、如清风、如云、如霞、如烟、如幽林曲涧。”

    读音

  • 人迹

    读音:rén jì

    繁体字:人跡

    英语:traces of human presence

    意思:(人迹,人迹)
    见“人蹟”。

    近义词: 足迹

  • 野寺

    读音:yě sì

    繁体字:野寺

    意思:野外庙宇。
      ▶唐·韦应物《酬令狐司录善福精舍见赠》诗:“野寺望山雪,空斋对竹床。”
      ▶宋·苏轼《游杭州山》诗:“山平村坞迷,野寺钟相答。”
      ▶清·张锡祚《谒韦刺

  • 曙钟

    读音:shǔ zhōng

    繁体字:曙鍾

    意思:(曙钟,曙钟)
    拂晓的钟声。
      ▶南朝·梁·庾肩吾《咏蔬圃堂》:“风长曙钟近,地迥洛城遥。”
      ▶唐·王维《同崔员外秋宵寓值》诗:“九门寒漏彻,万井曙钟多。”<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