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十五日明发石口,遇顺风》 挂帆未了青泥过,转眼相将玉笥边。

挂帆未了青泥过,转眼相将玉笥边。

意思:挂帆没有了青泥过,转眼相将玉筒边。

出自作者[宋]杨万里的《十五日明发石口,遇顺风》

全文赏析

这是一首描绘逆水行舟的诗,通过生动的描绘,展现了船只在艰难的环境中奋力前行的画面。诗中的语言和意象富有力量和动态美,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首句“泝流浅水剌楼船,百棹千篙秪不前”,描绘了船只在逆流的浅水中艰难前行的场景。“剌楼船”形象地表现了船只的坚韧和船员的决心,“百棹千篙”则生动地描绘了船员们努力划桨的场景,而“秪不前”则传达出前行的艰难。 接下来,“一夜波声喧到晓,北风气力欲翻天”,进一步描绘了环境的恶劣。波涛喧嚣、北风怒吼,似乎要将天翻地覆,这无疑增加了船只前行的难度。 然后,“挂帆未了青泥过,转眼相将玉笥边”,描绘了船只挂帆驶过青泥,转眼间又到了玉笥边的场景。这里的“未了”和“转眼”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展现了航行中的瞬息万变。 最后,“无数小舟俱在後,追侬不及指为仙”,描绘了无数小舟在后面追赶,但却追不上的场景。这里的“追侬不及”表现了诗人的自豪和欣喜,而“指为仙”则传达出一种超脱尘世、飘然欲仙的感觉。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生动的语言和意象,展现了逆水行舟的艰难和船员们的坚韧,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敬畏。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泝流浅水剌楼船,百棹千篙秪不前。
一夜波声喧到晓,北风气力欲翻天。
挂帆未了青泥过,转眼相将玉笥边。
无数小舟俱在後,追侬不及指为仙。
作者介绍 杨万里简介
杨万里(1127年10月29日—1206年6月15日),字廷秀,号诚斋。汉族江右民系,吉州吉水(今江西省吉水县黄桥镇湴塘村)人。南宋大臣,著名文学家、爱国诗人,与陆游、尤袤、范成大并称“南宋四大家”(又作“中兴四大诗人”)。因宋光宗曾为其亲书“诚斋”二字,故学者称其为“诚斋先生”。

绍兴二十四年(1154年),杨万里登进士第,历仕宋高宗、孝宗、光宗、宁宗四朝,曾任知奉新县、国子博士、广东提点刑狱、太子侍读、秘书监等职,官至宝谟阁直学士,封庐陵郡开国侯。开禧二年(1206年),杨万里病逝,年八十。获赠光禄大夫,谥号“文节”。

杨万里一生作诗两万多首,传世作品有四千二百首,被誉为一代诗宗。他创造了语言浅近明白、清新自然,富有幽默情趣的“诚斋体”。杨万里的诗歌大多描写自然景物,且以此见长。他也有不少篇章反映民间疾苦、抒发爱国感情的作品。著有《诚斋集》等。

关键词解释

  • 青泥

    读音:qīng ní

    繁体字:青泥

    英语:blue mud

    意思:
     1.古时用以封缄文书、器皿的青色粘土。
      ▶晋·王嘉《拾遗记•夏禹》:“禹尽力沟洫,导川夷岳,黄龙曳尾于前,玄龟负青

  • 未了

    读音:wèi liǎo

    繁体字:未了

    英语:unfinished; outstanding

    意思:
     1.没有完毕;没有结束。
      ▶《乐府诗集•清商曲辞一•子夜四时歌秋歌十三》:“寒衣尚

  • 转眼

    读音:zhuǎn yǎn

    繁体字:轉眼

    短语:转眼间 一瞬间 一念之差 弹指之间 转手 瞬息 顷刻间 瞬时 转瞬 瞬 转瞬间 瞬间 一下子 转 刹那间 转脸 时而 一晃 倏 倏忽

    英语

  • 挂帆

    读音:guà fān

    繁体字:掛帆

    意思:张帆行船。
      ▶南朝·宋·谢灵运《过始宁墅》诗:“剖竹守沧海,挂帆过旧山。”
      ▶唐·孟郊《湖州取解述情》诗:“因兹挂帆去,遂作归山吟。”
      ▶宋·梅尧臣《回自青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