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别储邕之剡中》 借问剡中道,东南指越乡。

借问剡中道,东南指越乡。

意思:请问这刻中途,指向东南越乡。

出自作者[唐]李白的《别储邕之剡中》

全文赏析

这是一首优美的诗,它描绘了作者乘船离开广陵,前往越乡的旅程,途中欣赏到了美丽的景色和感受。 “借问剡中道,东南指越乡。”这两句诗表达了作者对目的地越乡的向往,同时也表达了他对旅途的期待和兴奋。他向船夫询问去越乡的路,并指向了东南方向,暗示着越乡就在前方。 “舟从广陵去,水入会稽长。”这两句诗描绘了作者乘船在广陵出发,沿着河水向南航行的情景。河水流经会稽,暗示了越乡的美丽和丰富资源。 “竹色溪下绿,荷花镜里香。”这两句诗描绘了作者在旅途中看到的美丽景色。绿色的竹林在溪流中映衬出翠绿的颜色,荷花在清澈的湖面上散发出清新的香气。这些景色给人一种宁静、和谐的感觉,让人感到愉悦和放松。 “辞君向天姥,拂石卧秋霜。”最后两句诗表达了作者对旅程结束的期待和对天姥山的向往。他将要离开这里,前往天姥山,在那里休息直到秋霜降临。这也暗示了作者对自然的敬畏和对宁静生活的向往。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作者乘船前往越乡的旅程,表达了他对自然的敬畏和欣赏,以及对宁静生活的向往。这首诗的语言优美,意境深远,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借问剡中道,东南指越乡。
舟从广陵去,水入会稽长。
竹色溪下绿,荷花镜里香。
辞君向天姥,拂石卧秋霜。
作者介绍 李白简介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又号“谪仙人”,是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与杜甫并称为“李杜”,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其人爽朗大方,爱饮酒作诗,喜交友。

李白深受黄老列庄思想影响,有《李太白集》传世,诗作中多以醉时写的,代表作有《望庐山瀑布》、《行路难》、《蜀道难》、《将进酒》、《梁甫吟》、《早发白帝城》等多首。

李白所作词赋,宋人已有传记(如文莹《湘山野录》卷上),就其开创意义及艺术成就而言,“李白词”享有极为崇高的地位。

关键词解释

  • 借问

    读音:jiè wèn

    繁体字:借問

    英语:may I ask

    意思:(借问,借问)

     1.犹询问。
      ▶《宋书•萧惠开传》:“虑兴宗不能诣己,戒勒部下:‘蔡会稽部伍若借问,慎不

  • 中道

    读音:zhōng dào

    繁体字:中道

    英语:middle of the road

    意思:I

     1.半途;中途。
       ▶《论语•雍也》:“力不足者,中道而废。”
       

  • 东南

    读音:dōng nán

    繁体字:東南

    短语:北部 沿海地区 西北部

    英语:southeast

    意思:(东南,东南)

     1.介于东与南之间的方位或方向。

  • 剡中

    引用解释

    指 剡县 一带。 南朝 宋 谢灵运 《登临海峤与从弟惠连见羊何共和之》诗:“暝投 剡 中宿,明登 天姥 岑。” 唐 李白 《秋下荆门》诗:“此行不为鱸鱼鱠,自爱名山入 剡 中。”

    读音:shàn zhōng

  • 越乡

    引用解释

    远离故乡。《左传·襄公十五年》:“小人怀璧,不可以越乡。” 南朝 宋 鲍照 《上浔阳还都道中》诗:“谁令乏古节,貽此越乡忧。” 唐 王勃 《他乡叙兴》诗:“边城琴酒处,俱是越乡人。” 宋 陈师道 《寄潭州张芸叟》诗之一:“孰知为郡乐,莫作越乡忧。”

    读音:yuè xiāng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