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谒衡岳庙遂宿岳寺题门楼》 庙令老人识神意,睢盱侦伺能鞠躬。

庙令老人识神意,睢盱侦伺能鞠躬。

意思:庙,让老人知道神的旨意,凝视窥察我祭祀之意,为我鞠躬。

出自作者[唐]韩愈的《谒衡岳庙遂宿岳寺题门楼》

全文创作背景

《谒衡岳庙遂宿岳寺题门楼》的创作背景是,公元803年,关中大旱,饿殍遍地。韩愈上书皇帝,请求宽免百姓的徭役,但触怒了唐德宗及权贵,被贬为阳山令。公元805年,宪宗登基,大赦天下,韩愈由郴州赴江陵府任法曹参军,途中游衡山时写下这首诗。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五岳祭秩皆三公,四方环镇嵩当中。
火维地荒足妖怪,天假神柄专其雄。
喷云泄雾藏半腹,虽有绝顶谁能穷?
我来正逢秋雨节,阴气晦昧无清风。
潜心默祷若有应,岂非正直能感通!
须臾静扫众峰出,仰见突兀撑青空。
紫盖连延接天柱,石廪腾掷堆祝融。
森然魄动下马拜,松柏一径趋灵宫。
粉墙丹柱动光彩,鬼物图画填青红。
升阶伛偻荐脯酒,欲以菲薄明其衷。
庙令老人识神意,睢盱侦伺能鞠躬。
手持杯珓导我掷,云此最吉余
作者介绍 韩愈简介
韩愈(768年—824年12月25日),字退之。河南河阳(今河南省孟州市)人。自称“郡望昌黎”,世称“韩昌黎”、“昌黎先生”。唐代杰出的文学家、思想家、哲学家、政治家。

贞元八年(792年),韩愈登进士第,两任节度推官,累官监察御史。后因论事而被贬阳山,历都官员外郎、史馆修撰、中书舍人等职。元和十二年(817年),出任宰相裴度的行军司马,参与讨平“淮西之乱”。其后又因谏迎佛骨一事被贬至潮州。晚年官至吏部侍郎,人称“韩吏部”。长庆四年(824年),韩愈病逝,年五十七,追赠礼部尚书,谥号“文”,故称“韩文公”。元丰元年(1078年),追封昌黎伯,并从祀孔庙。

韩愈是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被后人尊为“唐宋八大家”之首,与柳宗元并称“韩柳”,有“文章巨公”和“百代文宗”之名。后人将其与柳宗元、欧阳修和苏轼合称“千古文章四大家”。他提出的“文道合一”、“气盛言宜”、“务去陈言”、“文从字顺”等散文的写作理论,对后人很有指导意义。著有《韩昌黎集》等。

关键词解释

  • 神意

    读音:shén yì

    繁体字:神意

    英语:providence

    意思:
     1.谓神灵的意旨。
      ▶《诗•小雅•楚茨》“工祝致告,徂赉孝孙”汉·郑玄笺:“孝孙甚敬矣,于礼法无过者,祝以此故

  • 鞠躬

    读音:jū gōng

    繁体字:鞠躬

    英语:to bow

    意思:
     1.恭敬谨慎貌。
      ▶《仪礼•聘礼》:“执圭,入门,鞠躬焉,如恐失之。”
      ▶《汉书•冯参传赞》:“宜乡侯·参

  • 老人

    读音:lǎo rén

    繁体字:老人

    短语:老辈 长者 长辈 先辈 老前辈 尊长 前辈

    英语:old people

    意思:
     1.老年人。
      ▶《左传

  • 识神

    读音:shí shén

    繁体字:識神

    意思:(识神,识神)
    佛教语。心识,心灵。
      ▶《魏书•释老志》:“凡其经旨,大抵言生生之类,皆因行业而起,有过去、当今、未来,歷三世,识神常不灭。”
      ▶明·叶宪祖《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