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和毛君州宅八咏 山房》 直须觅取僧为伴,更为开庵劚草莱。

直须觅取僧为伴,更为开庵劚草莱。

意思:只需找取僧为伴,更为开庵掘治成草地。

出自作者[宋]苏辙的《和毛君州宅八咏 山房》

全文赏析

这首诗《岸帻携筇夜夜来,蒲团纸帐竹香台。直须觅取僧为伴,更为开庵劚草莱。》是一首描绘诗人闲适生活的诗,表达了诗人对自然和宁静生活的向往。 首句“岸帻携筇夜夜来”,诗人头戴帻帽,手拄竹杖,夜夜来访,给人一种亲近自然、闲适自在的感觉。“筇”字在此处有双重含义,一是指实实在在的竹杖,二是象征着轻松自在的生活态度。 “蒲团纸帐竹香台”描绘了诗人简朴的居住环境。“蒲团”象征着简陋的坐具,暗示着诗人不追求奢华的生活方式;“纸帐”则是一种简朴的卧具,象征着舒适和安逸;“竹香台”则是指竹制的香炉,象征着清雅的生活情趣。这些细节描绘出诗人简朴、自然、舒适的生活环境。 “直须觅取僧为伴”,诗人表示要寻找一位僧人为伴,进一步表达了对宁静、简朴生活的向往。“更为开庵劚草莱”,诗人表示要开垦一片土地,种上蔬菜和花草,与自然更近一步地融合。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自然和宁静生活的热爱,以及对简朴、自由生活的向往。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诗人闲适的生活环境和向往自然、简朴的生活方式,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由的追求。整首诗语言简洁明了,意境深远,给人以深刻的思考和感悟。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岸帻携筇夜夜来,蒲团纸帐竹香台。
直须觅取僧为伴,更为开庵劚草莱。
作者介绍 苏辙简介
苏辙(1039年3月18日—1112年10月25日),字子由,一字同叔,晚号颍滨遗老,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北宋文学家、诗人、宰相,“唐宋八大家”之一。

嘉祐二年(1057年),苏辙登进士第,初授试秘书省校书郎、商州军事推官。宋神宗时,因反对王安石变法,出为河南留守推官。此后随张方平、文彦博等人历职地方。宋哲宗即位后,获召入朝,历官右司谏、御史中丞、尚书右丞、门下侍郎等职。因上书劝阻起用李清臣而忤逆哲宗,落职知汝州。此后连贬数处。蔡京掌权时,再降朝请大夫,遂以太中大夫致仕,筑室于许州。

政和二年(1112年),苏辙去世,年七十四,追复端明殿学士、宣奉大夫。宋高宗时累赠太师、魏国公,宋孝宗时追谥“文定”。

苏辙与父亲苏洵、兄长苏轼齐名,合称“三苏”。生平学问深受其父兄影响,以散文著称,擅长政论和史论,苏轼称其散文“汪洋澹泊,有一唱三叹之声,而其秀杰之气终不可没”。其诗力图追步苏轼,风格淳朴无华,文采少逊。苏辙亦善书,其书法潇洒自如,工整有序。著有《诗传》、《春秋传》、《栾城集》等行于世。

关键词解释

  • 草莱

    读音:cǎo lái

    繁体字:草萊

    英语:wilderness

    意思:(草莱,草莱)

     1.犹草莽。杂生的草。
      ▶《南史•孔珪传》:“门庭之内,草莱不翦。”
      ▶宋

  • 更为

    解释

    更为 gèngwéi

    [more] 更加

    自从那次大病以后她更为注意保护好自己的身体

    引用解释

    更加。《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九十回:“ 伯芬 应酬得更为忙碌。”

  • 直须

    读音:zhí xū

    繁体字:直須

    意思:(直须,直须)

     1.应当;应。
      ▶唐·杜秋娘《金缕衣》诗:“有花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
      ▶宋·欧阳修《朝中措》词:“行乐直须年少,尊前看取衰翁

  • 觅取

    读音:mì qǔ

    繁体字:覓取

    意思:(觅取,觅取)
    寻找;求取。
      ▶《百喻经•乘船失釪喻》:“我先失釪,今欲觅取。”
      ▶沙汀《淘金记》五:“芥茉公爷,照例是喜欢多嘴的,而且喜欢恶作剧,喜欢从旁人的张皇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