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遣先生披鹤氅,不须更画乐天真。
意思:只派先生披鹤氅,不需要再画乐天真。
出自作者[宋]苏轼的《和张子野见寄三绝句 竹阁见忆》
全文赏析
这首诗的题目是《柏堂南畔竹如云,此阁何人是主人。但遣先生披鹤氅,不须更画乐天真》。从题目中我们可以看出,这首诗是在赞美一个名为“柏堂南畔”的地方,那里有如云般的翠竹,而这个地方的主人是谁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有一位“先生”经常在此处披着鹤氅,享受着自然的乐趣。
首句“柏堂南畔竹如云”,诗人以如云的翠竹为引子,描绘出一幅清幽而美丽的画面。柏堂是古老的树木所构成的堂屋,而竹如云则形象地描绘了竹子的茂密和生机。这样的场景让人感到宁静、清新和自然。
第二句“此阁何人是主人”,诗人通过提问的方式,引发读者对“柏堂南畔”这个地方的进一步想象和思考。这里的“此阁”可以理解为诗人所描述的“先生”经常在此处的地方,而“何人”则暗示着这个地方的主人是谁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有这样一位主人在此处享受自然之乐。
第三句“但遣先生披鹤氅”,诗人进一步描绘了这位主人的形象,他披着鹤氅,鹤氅是一种宽大的、像鹤一样的外衣,通常被视为高雅和清高的象征。这句诗表达了这位主人追求的是一种超脱世俗、追求自然之美的生活态度。
最后一句“不须更画乐天真”,这句诗进一步强调了这位主人追求的是真正的自然之乐,不需要任何人为的装饰或音乐来增添乐趣。这句诗传达出一种返璞归真、追求内心宁静和自然之美的精神境界。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柏堂南畔”这个美丽的地方和一位追求自然之美的主人,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热爱和对简单、宁静生活的向往。整首诗语言简洁、意境深远,给人以深刻的思考和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