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晓坐》 素书未终轴,朝光射林杪。

素书未终轴,朝光射林杪。

意思:一向书还没有最终轴,早晨光射林顶端。

出自作者[宋]释文珦的《晓坐》

全文赏析

这首诗《梦破不成寐,茅斋坐清晓》是一首描绘诗人内心宁静、淡泊生活态度的诗。它通过描绘清晓梦醒、山鸟啼鸣、晨光熹微的景象,以及诗人内心的平静和满足,展示了诗人对生活的独特理解。 首联“梦破不成寐,茅斋坐清晓”,诗人以简洁的笔触描述了自己在清晨醒来,未能成眠的状态。这不仅描绘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也暗示了诗人对生活的满足和享受。茅斋,即简陋的茅草屋,象征着诗人朴素的生活方式。 颔联“他山已击钟,独树初啼鸟”,诗人描绘了早晨的声响:他山上的钟声已经响起,独树上的鸟儿开始鸣叫。这进一步强调了早晨的宁静和生机,也进一步烘托了诗人内心的平静。 接下来的几联,诗人描绘了自己在清晨静坐的状态,身体舒适,环境幽深,思绪宁静。他期待着新的一天,享受着生活的平静和简单。 最后,“任性无外求,一静万缘了”,这两句诗是诗人的生活态度的直接表达。他随性而为,不追求外在的物质和名利,只追求内心的平静和满足。这种态度使他能够处理生活中的各种事情,达到内心的宁静和满足。 整首诗充满了对生活的理解和欣赏,以及对内心平静的追求。它展示了诗人对生活的独特理解,也启示我们,生活的真谛可能并不在于物质的丰富,而在于内心的满足和平静。 这首诗的韵律和节奏也值得称赞。诗人运用了简洁明快的语言和流畅的韵脚,使得整首诗读起来朗朗上口,富有音乐感。 总的来说,这首诗是一首描绘诗人内心宁静、淡泊生活态度的佳作。它通过描绘早晨的宁静和生机,以及诗人的内心平静和满足,展示了诗人对生活的独特理解。这首诗也启示我们,我们应该追求内心的满足和平静,而不是被外在的物质和名利所困扰。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梦破不成寐,茅斋坐清晓。
他山已击钟,独树初啼鸟。
四体既调柔,众境亦深窈。
素书未终轴,朝光射林杪。
任性无外求,一静万缘了。
何事尘中人,百年徒扰扰。

关键词解释

  • 素书

    读音:sù shū

    繁体字:素書

    意思:(素书,素书)

     1.古人以白绢作书,故以称书信。
      ▶汉·蔡邕《饮马长城窟行》:“唿儿烹鲤鱼,中有尺素书。长跪读素书,书中竟何如?”唐·杜甫《暮秋遣兴呈苏涣侍御》诗

  • 朝光

    读音:cháo guāng

    繁体字:朝光

    意思:
     1.早晨的阳光。
      ▶南朝·宋·鲍照《代堂上歌行》:“阳春孟春月,朝光散流霞。”
      ▶唐·杜甫《晦日寻崔戢李封》诗:“朝光入瓮牖,尸寝惊弊裘。”

  • 林杪

    读音:lín miǎo

    繁体字:林杪

    意思:树梢,林外。
      ▶晋·陆机《感时赋》:“猿长啸于林杪,鸟高鸣于云端。”
      ▶唐·柳宗元《与崔策登西山》诗:“连袂渡危桥,萦迴出林杪。”
      ▶清·方文《秋雨柬齐介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