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凭栏》 早已投闲吾计得,入山何必更求深。

早已投闲吾计得,入山何必更求深。

意思:早已经有空闲我计算得,进山为什么还要求深。

出自作者[明]刘荣嗣的《凭栏》

全文赏析

这首诗《高楼秋气正萧森,罢酒凭栏且独吟》是一首富有情感和哲思的诗,它通过描绘高楼秋景和诗人的情感状态,表达了诗人对人生和自然的深刻理解。 首句“高楼秋气正萧森”,诗人以高楼的秋景作为开端,描绘了一个萧瑟凄凉的氛围。这里的“秋气”既指季节的秋天,也象征着人生的暮年或人生的衰颓。“萧森”一词,形象地描绘了秋天的萧瑟和阴森,给人一种悲凉的感觉。 “罢酒凭栏且独吟”一句,诗人通过饮酒和凭栏远眺,表达了自己孤独和沉思的情感。这里的“罢酒”暗示了诗人对人生的思考和感慨,而“独吟”则表达了诗人的孤独和寂寞。 “何处吹箫催暮雨,有人孤策倚荒林。”这两句诗描绘了诗人在高楼上听到远处传来吹箫的声音,而此时正下着暮雨,远处有人在荒林中孤独地策马而行。这种景象既描绘了秋天的凄凉和孤独,也暗示了人生的孤独和无助。 “癖如米芾差存石,懒似嵇康并废琴。”这两句诗以米芾和嵇康为比喻,表达了诗人的爱好和性格特点。米芾是北宋时期的一位书法家,他对于石头的爱好被称为“米芾石癖”,这里诗人以米芾为比,表达了自己对于石头的喜爱和执着。嵇康是三国时期的一位名士,他喜欢弹琴,但因为不愿与世相争而放弃了琴艺。这里诗人以嵇康为比,表达了自己对于音乐的淡泊和对于生活的懒散态度。 最后,“早已投闲吾计得,入山何必更求深。”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于投闲置散生活的满足和对于深山隐居生活的向往。这里的“投闲”指的是诗人对于闲适生活的向往和追求,“何必更求深”则表达了诗人对于隐居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高楼秋景和诗人的情感状态,表达了诗人对人生和自然的深刻理解。诗人的孤独、寂寞、爱好、性格和生活态度都在诗中得到了充分的表达。这首诗语言简练、寓意深刻,给人以深刻的思考和启示。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高楼秋气正萧森,罢酒凭栏且独吟。
何处吹箫催暮雨,有人孤策倚荒林。
癖如米芾差存石,懒似嵇康并废琴。
早已投闲吾计得,入山何必更求深。

关键词解释

  • 何必

    读音:hé bì

    繁体字:何必

    短语:何苦

    英语:there is no need

    意思:
     1.用反问的语气表示不必。
      ▶《左传•襄公三十一年》:“年钧择贤

  • 早已

    读音:zǎo yǐ

    繁体字:早已

    短语:就 都 一度 既 已 曾

    英语:long ago

    意思:
     1.很早已经,早就。
      ▶南朝·宋·谢灵运《南楼中

  • 投闲

    读音:tóu xián

    繁体字:投閑

    意思:(投闲,投闲)
    亦作“投闲”。
     谓置身于清闲境地。
      ▶宋·陆游《入秋游山赋诗》之三:“屡奏乞骸骨,宽恩许投闲。”
      ▶明·查士标《雪后同方宝臣张谐石游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