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早夏郑工部园池》 披襟楚风快,伏槛更临流。

披襟楚风快,伏槛更临流。

意思:披襟楚风节,低门槛更临流。

出自作者[宋]欧阳修的《早夏郑工部园池》

全文赏析

这首诗《夜雨残芳尽,朝晖宿雾收》是一首描绘自然景色和抒发情感的诗,它以细腻的笔触捕捉了早晨雨后初晴的景象,展现了作者内心的情感和感受。 首联“夜雨残芳尽,朝晖宿雾收”,描绘了夜晚的雨后,芳草逐渐凋零的景象。这一句通过“残芳尽”暗示了时间的流逝和生命的短暂,而“宿雾收”则描绘了早晨的阳光透过晨雾,带来新的希望和生机。这两句诗为读者展现了一个清新、明亮的早晨景象。 颔联“兰香才馥径,柳暗欲翻沟”,进一步描绘了早晨的景色。兰花的香气刚刚弥漫在小径上,柳树在暗淡的光线下显得更加浓密。这一联通过描绘花香和柳暗,展现了早晨的生机和活力。 颈联“夏木繁堪结,春蹊翠已稠”,诗人从植物的生长中看到了生命的繁茂和坚韧,也暗示了时间的流转和季节的更替。春日的蹊径已经充满了生机,而夏日的树木也即将繁茂起来。这一联通过对比春天的生机和夏天的繁茂,表达了作者对生命力和时间的感慨。 最后一句“披襟楚风快,伏槛更临流”,诗人敞开衣襟,感受到楚地的微风让人心旷神怡,他倚着栏杆,更望着水流。这一句表达了诗人对自然风光的欣赏和内心的愉悦之情。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生动的语言,展现了早晨雨后初晴的清新、明亮的景象,以及作者内心的感慨和愉悦之情。诗中的语言优美、意象丰富,使人感受到自然和生命的美丽与力量。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夜雨残芳尽,朝晖宿雾收。
兰香才馥径,柳暗欲翻沟。
夏木繁堪结,春蹊翠已稠。
披襟楚风快,伏槛更临流。
作者介绍 欧阳修简介
欧阳修(1007年8月1日-1072年9月22日),字永叔,号醉翁、六一居士,汉族,吉州永丰(今江西省吉安市永丰县)人,北宋政治家、文学家,且在政治上负有盛名。因吉州原属庐陵郡,以“庐陵欧阳修”自居。官至翰林学士、枢密副使、参知政事,谥号文忠,世称欧阳文忠公。累赠太师、楚国公。与韩愈、柳宗元、苏轼、苏洵、苏辙、王安石、曾巩合称“唐宋八大家”,并与韩愈、柳宗元、苏轼被后人合称“千古文章四大家”。

欧阳修是在宋代文学史上最早开创一代文风的文坛领袖。领导了北宋诗文革新运动,继承并发展了韩愈的古文理论。他的散文创作的高度成就与其正确的古文理论相辅相成,从而开创了一代文风。欧阳修在变革文风的同时,也对诗风、词风进行了革新。在史学方面,也有较高成就,他曾主修《新唐书》,并独撰《新五代史》。有《欧阳文忠集》传世。

关键词解释

  • 楚风

    读音:chǔ fēng

    繁体字:楚風

    意思:(楚风,楚风)
    楚之风尚。
      ▶柳亚子《闻萍醴义师失败有作》诗:“胡运百年永,楚风三户雕。”

    造句:楚风屏不理解丈

  • 披襟

    读音:pī jīn

    繁体字:披襟

    意思:
     1.敝开衣襟。多喻舒畅心怀。
      ▶战国·楚·宋玉《风赋》:“有风飒然而至,王乃披襟而当之曰:‘快哉此风!’”宋·张景星《秋日白鹭亭》诗:“开樽屏丝竹,披襟向萧籁。”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