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九年十一月二十一日感事而作 其日独游香山》 顾索素琴应不暇,忆牵黄犬定难追。

顾索素琴应不暇,忆牵黄犬定难追。

意思:对索素琴应该没有时间,回忆牵黄犬定难追赶。

出自作者[唐]白居易的《九年十一月二十一日感事而作 其日独游香山》

全文赏析

这首诗的主题是人生哲理,通过对人生无常、命运不可抗拒、早退的劝诫,表达了诗人对人生的深刻理解。 首句“祸福茫茫不可期”表达了人生祸福的无常,无法预知,表达了人生的不可预测性。第二句“大都早退似先知”则是对这种无常的进一步阐述,认为人们应该早做准备,及时退出,以免受到命运的打击。 “当君白首同归日,是我青山独往时”两句,诗人以一种超脱的姿态表达了自己对于人生的态度,即使在人生的暮年,也要保持自己的独立和自由。 “顾索素琴应不暇,忆牵黄犬定难追”两句,表达了时间的不可逆性,过去的事情已经无法挽回,未来的事情还未来到,只有现在是最重要的。 最后两句“麒麟作脯龙为醢,何似泥中曳尾龟?”则是对人生归宿的反思,提出了一个疑问:如果人生如同一具肉体被制成肉干或者作为祭品被食用,那么,我们是否应该像在泥中拖行的乌龟那样,保持自己的自由和独立? 整首诗语言质朴自然,情感深沉,表达了诗人对人生的深刻理解和对自由的追求。它提醒我们珍惜现在,把握未来,同时也提醒我们不要忘记自己的自由和独立。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祸福茫茫不可期,大都早退似先知。
当君白首同归日,是我青山独往时。
顾索素琴应不暇,忆牵黄犬定难追。
麒麟作脯龙为醢,何似泥中曳尾龟?
作者介绍 白居易简介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

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关键词解释

  • 素琴

    读音:sù qín

    繁体字:素琴

    意思:不加装饰的琴。
      ▶《礼记•丧服》:“祥之日,鼓素琴,告民有终也,以节制者也。”
      ▶汉·秦嘉《留郡赠妇诗》之三:“芳香去垢秽,素琴有清声。”
      ▶《晋书•隐逸传•

  • 牵黄

    读音:qiān huáng

    繁体字:牽黃

    意思:(牵黄,牵黄)
    见“牵黄犬”。

    解释:1.见\"牵黄犬\"。

    造句:暂无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