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感怀二首》 行遍千山复万山,不应蜀道若为难。

行遍千山复万山,不应蜀道若为难。

意思:走遍千山又万山,不应蜀道如果是困难。

出自作者[宋]高翥的《感怀二首》

全文赏析

这首诗《行遍千山复万山,不应蜀道若为难》是一首描绘旅途艰辛和感慨时光流逝的诗篇。它通过描绘诗人的游历经历,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思考和对故国的思念之情。 首联“行遍千山复万山,不应蜀道若为难”,诗人通过描述自己走过千山万水的旅程,表达了对生活的积极态度和对未知的探索精神。他并不畏惧艰难险阻,认为蜀道虽然艰难,但不应该成为旅行的阻碍。这一联通过生动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坚韧不拔的精神和对生活的热爱。 颔联“数茎发向殊方白,一寸心从故国丹”,诗人通过描述自己的头发在异乡变白,表达了对故国的深深思念之情。这一联通过对比故乡和异乡的差异,突显了诗人对故国的深深眷恋。 颈联“弓软臂无三斗力,杯深量欠十分宽”,诗人通过描述自己的身体状况,表达了对生活的无奈和感慨。他感到自己的身体已经不如从前,力量也大不如前,而杯子的深度也难以满足他的需求。这一联通过描绘生活中的困境,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思考和对人生的感慨。 尾联“粗豪到了非吾事,只盍家居度岁寒”,诗人通过转折,表达了自己不再追求粗豪的生活,而是选择回到家乡度过寒冷的冬天。这一联表明了诗人对生活的重新审视和对自己未来的规划,展现了他对生活的深刻认识和对未来的乐观态度。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旅途艰辛和感慨时光流逝,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思考和对故国的思念之情。诗人的坚韧不拔、对生活的热爱、对人生的感慨以及对未来的乐观态度,都在这首诗中得到了充分的展现。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行遍千山复万山,不应蜀道若为难。
数茎发向殊方白,一寸心从故国丹。
弓软臂无三斗力,杯深量欠十分宽。
粗豪到了非吾事,只盍家居度岁寒。
作者介绍
高翥(1170~1241),初名公弼,后改名翥。字九万,号菊磵(古同“涧”),余姚(今属浙江)人。游荡江湖,是江湖诗派中的重要人物,有“江湖游士”之称。高翥少有奇志,不屑举业,以布衣终身。他游荡江湖,专力于诗,画亦极为出名。晚年贫困潦倒,无一椽半亩,在上林湖畔搭了个简陋的草屋,小仅容身,自署“信天巢”。72岁那年,游淮染疾,死于杭州西湖。与湖山长伴,倒是遂了他的心愿。

关键词解释

  • 千山

    读音:qiān shān

    繁体字:千山

    意思:
     1.极言山多。
      ▶唐·柳宗元《江雪》诗:“千山鸟飞绝,万迳人踪灭。”
      ▶宋·王安石《古松》诗:“万壑风生成夜响,千山月照挂秋阴。”
     

  • 蜀道

    读音:shǔ dào

    繁体字:蜀道

    英语:Shudao

    意思:蜀中的道路。亦泛指蜀地。
      ▶唐·温庭筠《过华清宫二十二韵》:“早梅悲蜀道,高树隔昭丘。”
      ▶《隶续•汉建平郫县碑》宋·

  • 为难

    读音:wéi nán

    繁体字:為難

    英语:make things difficult for

    意思:(为难,为难)
    I

     1.作对;刁难。
       ▶《韩非子•说林下》:“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