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陈少阳赠官》 明朝伏阙下,儒冠翕相随。

明朝伏阙下,儒冠翕相随。

意思:明天在宫阙下,儒生的帽子都跟着。

出自作者[宋]高登的《陈少阳赠官》

全文赏析

这首诗以靖康之难为背景,通过对当时历史事件的回顾,表达了作者对国家命运的关切和对当权者的批评。 首段描述了靖康之难时,国家陷入危难之中,边境防备松懈,健儿长驱直入。描述了当时京城的混乱,百万大军擂鼓,天地变色,日月无光。 接下来,作者对当权者的昏庸无能进行了批评,指出六贼盘踞高位,权臣蔽日,忠良被欺。作者对陈夫子的忠诚和才干表示赞赏,认为他应及时揭露祸端。 然后,作者表达了对民众的同情和对国家的关切,认为民众应该得到扶持。他引用了王蠋的事例,强调了忠诚和牺牲的重要性。 最后,作者表达了对未来的担忧,认为时局动荡,人心离散,纵兵暴虐。 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简练,通过对历史的回顾和对时局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国家命运的关切和对当权者的批评。同时,也表达了对忠诚和牺牲的赞美,以及对民众的同情和支持。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忆昔靖康初,厄运会中微。
严禁驰边备,长驱来健儿。
堂堂捣京阙,百万呼鼓鼙。
天地为改色,日月晴晦迷。
当宁犹未悟,聪明遭蔽欺。
六贼久盘结,如山屹莫移。
故人陈夫子,忠根资。
拊髀惜机会,祸端良在茲。
吾侪沐厚泽,颠危合扶持。
不闻王蠋贤,绝脰由布衣。
书成数千言,挥翰捷如飞。
明朝伏阙下,儒冠翕相随。
种李夺兵权,愤痛社稷危。
抱书再诣阙,恸哭声犹悲。
天意难遽回,人心离。
时雍恣凶暴,纵兵欲屠之。

关键词解释

  • 明朝

    读音:míng cháo

    繁体字:明朝

    英语:Ming

    意思:I

     1.清晨。
       ▶晋·左思《娇女》诗:“明朝弄梳臺,黛眉类扫迹。”
      
     2.明天。今天的

  • 相随

    读音:xiāng suí

    繁体字:相隨

    英语:accompany

    意思:(相随,相随)

     1.亦作“相隋”。谓互相依存。
      ▶《老子》:“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之相随。”

  • 伏阙

    读音:fú què

    繁体字:伏闕

    意思:(伏阙,伏阙)
    拜伏于宫阙下。多指直接向皇帝上书奏事。
      ▶唐·独孤及《为李给事让起复尚书右丞兼御史大夫等第三表》:“臣再以微诚,伏阙请命。”
      ▶宋·陆游《跋临汝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