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闻庆州赵纵使君与党项战中箭身死长句》 青史文章争点笔,朱门歌舞笑捐躯。

青史文章争点笔,朱门歌舞笑捐躯。

意思:青史文章争点笔,朱门歌舞笑捐躯。

出自作者[唐]杜牧的《闻庆州赵纵使君与党项战中箭身死长句》

全文赏析

这是一首非常有深度的诗,诗人通过描绘一位将军的形象,表达了对英勇牺牲的赞美和对社会现实的愤慨。 首句“将军独乘铁骢马,榆溪战中金仆姑”,描绘了将军的威武形象,他独自骑着铁骢马,驰骋在榆溪战场上,金仆姑是一种箭的名字,这里用来形容将军的箭术高超,同时也暗示了战争的激烈。 “死绥却是古来有,骁将自惊今日无”两句,表达了将军的英勇无畏和忠诚,他敢于在战场上牺牲,这种精神自古以来就有,而今天像他这样的骁将却已经不多了。 “青史文章争点笔,朱门歌舞笑捐躯”两句,诗人对将军的英勇牺牲表示了深深的敬意,同时也对那些只顾自己的享乐,无视国家危难的人表示了愤慨。诗人希望人们能够通过历史记载来记住将军的事迹,而不是只顾着歌舞升平,嘲笑牺牲在战场上的英雄。 最后,“谁知我亦轻生者,不得君王丈二殳”两句,诗人表达了自己也有像将军那样的轻生之志,希望能为国家做出贡献,但现实却是无法实现。这里既有对现实的无奈,也有对未来的期待。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一位英勇的将军形象,表达了对英勇牺牲的赞美和对社会现实的愤慨。诗人的情感真挚而深沉,读来令人感动。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将军独乘铁骢马,榆溪战中金仆姑。
死绥却是古来有,骁将自惊今日无。
青史文章争点笔,朱门歌舞笑捐躯。
谁知我亦轻生者,不得君王丈二殳。
作者介绍 杜牧简介
杜牧(803年-约852年),字牧之,号樊川居士,汉族,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杜牧是唐代杰出的诗人、散文家,是宰相杜佑之孙,杜从郁之子。唐文宗大和二年26岁中进士,授弘文馆校书郎。后赴江西观察使幕,转淮南节度使幕,又入观察使幕,理人国史馆修撰,膳部、比部、司勋员外郎,黄州、池州、睦州刺史等职。

因晚年居长安南樊川别墅,故后世称“杜樊川”,著有《樊川文集》。杜牧的诗歌以七言绝句著称,内容以咏史抒怀为主,其诗英发俊爽,多切经世之物,在晚唐成就颇高。杜牧人称“小杜”,以别于杜甫,\"大杜“。与李商隐并称“小李杜”。

关键词解释

  • 捐躯

    读音:juān qū

    繁体字:捐軀

    短语:授命 殉职 殉难 殉 自我牺牲 效命 舍死忘生 杀身成仁 马革裹尸 肝脑涂地 殉节 舍生取义 殉国 以身殉职

    英语:sacrifice one\'

  • 朱门

    读音:zhū mén

    繁体字:朱門

    英语:vermilion gates; red-lacquered doors of wealthy homes

    意思:(朱门,朱门)
    红漆大门。指贵族豪富之家

  • 青史

    读音:qīng shǐ

    繁体字:青史

    短语:

    英语:annals of history

    意思:
     1.古代以竹简记事,故称史籍为“青史”。
      ▶南朝·梁·江淹

  • 文章

    读音:wén zhāng

    繁体字:文章

    短语:稿子 章

    英语:article

    意思:
     1.错杂的色彩或花纹。
      ▶《墨子•非乐上》:“是故子墨子之所以非乐者

  • 争点

    读音:zhēng diǎn

    繁体字:爭點

    意思:(争点,争点)
    争论的中心。
      ▶茅盾《子夜》十五:“屠维岳眼珠一转,赶快又转换了争点。”

    解释:1.争论的中心。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