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清平乐·垂杨深院》 翠幕银灯春不浅,记得那时初见。

翠幕银灯春不浅,记得那时初见。

意思:翠幕银灯春不浅,记得那时候开始出现。

出自作者[近代]王国维的《清平乐·垂杨深院》

全文赏析

这首诗《垂杨深院,院落双飞燕》是一首优美的闺怨诗,通过描绘庭院深处的燕子双飞和女子对爱情的怀念,表达了深深的相思之情。 首句“垂杨深院,院落双飞燕”便营造出一种寂静而深邃的氛围,杨柳依依,庭院深深,燕子双双飞旋,这种景象更增添了女子的孤寂之感。 “翠幕银灯春不浅,记得那时初见”两句,描绘出女子的回忆场景,银灯翠幕映衬出春天的美好,而那时的初见,更是深深地印在她的记忆中。 “眼波靥晕微流,尊前却按凉州。拚取一生肠断,消他几度回眸”四句,进一步描绘了女子的情感世界。她的眼神如春水微波,面颊红晕如同酒醉,她在酒樽前弹奏着凄美的凉州曲调,愿意用一生的相思和哀愁去换取他几次回眸。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个女子深深的相思之情。语言优美,情感真挚,是一首非常动人的闺怨诗。 在艺术表现手法上,这首诗运用了细节描写和场景渲染,将女子的内心世界表现得淋漓尽致。同时,通过双燕、银灯、凉州曲等意象,营造出一种凄美而深远的意境,使得整首诗充满了诗意的美感。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垂杨深院,院落双飞燕。
翠幕银灯春不浅,记得那时初见。
眼波靥晕微流,尊前却按凉州。
拚取一生肠断,消他几度回眸。
作者介绍
王国维(1877年12月3日-1927年6月2日),初名国桢,字静安,亦字伯隅,初号礼堂,晚号观堂,又号永观,谥忠悫。汉族,浙江省海宁人。王国维是中国近、现代相交时期一位享有国际声誉的著名学者。

王国维早年追求新学,接受资产阶级改良主义思想的影响,把西方哲学、美学思想与中国古典哲学、美学相融合,研究哲学与美学,形成了独特的美学思想体系,继而攻词曲戏剧,后又治史学、古文字学、考古学。郭沫若称他为新史学的开山,不止如此,他平生学无专师,自辟户牖,成就卓越,贡献突出,在教育、哲学、文学、戏曲、美学、史学、古文学等方面均有深诣和创新,为中华民族文化宝库留下了广博精深的学术遗产。

关键词解释

  • 翠幕

    读音:cuì mù

    繁体字:翠幕

    意思:
     1.翠色的帷幕。
      ▶晋·潘岳《藉田赋》:“青坛蔚其岳立兮,翠幕黕以云布。”
      ▶宋·柳永《望海潮》词:“烟柳画桥,风帘翠幕,参差十万人家。”
      ▶元本

  • 初见

    读音:chū jiàn

    繁体字:初見

    意思:(初见,初见)
    初次见面。
      ▶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纰漏》:“元皇初见贺司空,言及吴时事。”
      ▶宋·文同《送通判喻郎中》诗之二:“群居五百日,日日如初见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