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初月二首》 轻轻摇远水,脉脉下春烟。

轻轻摇远水,脉脉下春烟。

意思:轻轻摇远水,脉脉下春烟。

出自作者[唐]李群玉的《初月二首》

全文赏析

这是一首优美的诗,它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露珠、月光、树枝、仙人、镜子等自然元素,表达了深深的离别之情。 首联“滟滟流光浅,娟娟泛露轻。”描绘了清晨的露珠在荷叶上闪烁的景象,滟滟流光浅,指的是露珠在荷叶上闪烁的光芒,娟娟泛露轻,则描绘了露珠在荷叶上轻轻漂浮的姿态。这两句诗以生动的语言描绘了清晨的清新和宁静。 “云间龙爪落,帘上玉钩明。”这两句诗描绘了云雾中的龙爪落在窗帘上的景象,以及帘上的玉钩在阳光下闪闪发光的情景。这种景象给人一种神秘而浪漫的感觉。 “欲为千里别,倚幌独含情。”这两句诗表达了深深的离别之情。诗人似乎在告诉读者,由于要远行千里之外,他只能独自倚着窗户,默默地思念着远方的亲人。这种情感表达得非常真挚和感人。 “凝颦立户前,细魄向娟娟。”这两句诗描绘了诗人凝视窗户前的姿态和月光轻轻洒在窗户上的情景。诗人似乎在默默地思考着什么,而月光则静静地洒在他的身上。这种描绘给人一种宁静而温馨的感觉。 “破镜徒相问,刀头恐隔年。”这两句诗表达了离别之苦。诗人似乎在告诉读者,即使有镜子可以传递思念之情,也无法消除远方的思念之苦;而刀头上的刀锋可能会因为时间的推移而变得模糊不清,更无法传递思念之情。这两句诗表达了深深的无奈和思念之苦。 “别后春江上,随人何处圆。”最后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未来的不确定和对未来的期待。即使离开了故乡,春江上的圆月也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出现,诗人对未来的期待和不确定也因此而产生。这种情感表达得非常深刻和感人。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自然景象和离别之情,表达了深深的思念和无奈之情。它是一首非常优美的诗,值得一读。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滟滟流光浅,娟娟泛露轻。
云间龙爪落,帘上玉钩明。
桂树枝犹小,仙人影未成。
欲为千里别,倚幌独含情。
凝颦立户前,细魄向娟娟。
破镜徒相问,刀头恐隔年。
轻轻摇远水,脉脉下春烟。
别后春江上,随人何处圆。
作者介绍
李群玉,唐代澧州人,极有诗才,“居住沅湘,崇师屈宋”,诗写得十分好。《湖南通志·李群玉传》称其诗“诗笔妍丽,才力遒健”,《全唐诗·李群玉小传》载,早年杜牧游澧时,劝他参加科举考试,但他“一上而止”,宰相裴休视察湖南,郑重邀请李群玉再作诗词,他“徒步负琴,远至辇下”,进京向皇帝奉献自己的诗歌“三百篇”。唐宣宗“遍览”其诗,称赞“所进诗歌,异常高雅”,并赐以“锦彩器物”,“授弘文馆校书郎”。三年后辞官回归故里,死后追赐进士及第。

关键词解释

  • 脉脉

    读音:mò mò

    繁体字:脈脈

    短语:多愁善感 痴情 一往情深

    英语:affectionately

    意思:(脉脉,脉脉)

     1.同“眽眽”。凝视貌。

  • 轻轻

    读音:qīng qīng,qīng qīng de

    繁体字:輕輕

    英语:lightly

    详细释义:1.动作细小、小心。初刻拍案惊奇?卷十七:『只见门半掩着不关,他就轻轻把拴拴了。』红楼梦

  • 水脉

    引用解释

    亦作“ 水脉 ”。 1.水流。因形如人体脉胳,故名。指地下水泉。也称泉脉。 晋 张华 《博物志》卷八:“自 燉煌 西涉流沙往外国,沙石千餘里,中无水,时则有伏流处,人莫能知,皆乘骆驼,骆驼知水脉,过其处輒停不肯行,以足蹋地,人於其蹋处掘之,輒得水。”《太平广记》卷三九九引 唐 丁用晦 《芝田录·李德裕》:“贫道所謁相公者,为足下通 常

  • 春烟

    读音:chūn yān

    繁体字:春煙

    意思:(春烟,春烟)
    泛指春天的云烟岚气等。
      ▶《魏书•常景传》:“长卿有艷才,直致不群性,郁若春烟举,皎如秋月映。”
      ▶唐·张说《和张监游终南》:“春烟生古石,时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