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苦雨》 积雨能令朱夏寒,少曾见日上三竿。

积雨能令朱夏寒,少曾见日上三竿。

意思:积雨能让朱夏凉,年轻时曾见过日上三竿。

出自作者[宋]陆文圭的《苦雨》

全文赏析

这首诗的标题是《夏日积雨》,它是一首描绘夏日雨后景象的诗,充满了对自然景象的观察和感悟。 首联“积雨能令朱夏寒,少曾见日上三竿。”描绘了雨势之大,竟然让炎热的夏日都感到寒冷,以至于太阳升起的时间都推迟了。这里诗人巧妙地运用了反常的天气现象,来表达他对雨势之强的惊叹。 颔联“风吹沧海俄然立,水演银河透底乾。”进一步描绘了雨后的景象,风卷起海浪,仿佛大海瞬间立起;雨水如银河一般贯穿地面,连底部都看不到干涸。这里诗人运用了生动的比喻,将雨后的景象描绘得淋漓尽致。 颈联“谁产好心来拯溺,姑留老眼去观润。”表达了诗人对雨水的感激之情,他认为雨水是上天的好心来拯救世间万物,于是他愿意用他的眼睛去观察这滋润万物的雨水。这里诗人流露出对自然的敬畏和感激之情。 尾联“蛙声只在墙根草,欲怪泥龙不久蟠。”最后两句描绘了雨后的乡村景象,墙根的草地上传来蛙声一片,诗人并没有怪罪泥龙不能长久盘踞,而是以一种宽容和理解的态度对待自然。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生动的语言描绘了雨后的夏日景象,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敬畏和感激之情。同时,诗中也透露出一种乐观的人生态度,即即使在困难和挫折面前,也要保持乐观和积极的态度。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积雨能令朱夏寒,少曾见日上三竿。
风吹沧海俄然立,水演银河透底乾。
谁产好心来拯溺,姑留老眼去观润。
蛙声只在墙根草,欲怪泥龙不久蟠。

关键词解释

  • 朱夏

    读音:zhū xià

    繁体字:朱夏

    意思:夏季。
      ▶《尔雅•释天》:“夏为朱明。”
      ▶三国·魏·曹植《槐赋》:“在季春以初茂,践朱夏而乃繁。”
      ▶《旧五代史•梁书•末帝纪下》:“况青春告谢,朱夏已临

  • 积雨

    读音:jī yǔ

    繁体字:積雨

    英语:prolonged raining

    意思:(积雨,积雨)
    犹久雨。
      ▶唐·韩愈《符读书城南》诗:“时秋积雨霁,新凉入郊墟。”
      ▶宋·苏

  • 三竿

    读音:sān gān

    繁体字:三竿

    意思:“三竿日”的省称。
      ▶元·吴莱《观日赋》:“光已通于一跃兮,影奚候于三竿。”
      ▶清·周亮工《云门送胡之润还白下》诗:“冷署三竿卧,遥山九点青。”详“三竿日”。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