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寄前户部陆郎中》 出驯桑雉入朝簪,箫洒清名映士林。

出驯桑雉入朝簪,箫洒清名映士林。

意思:在驯服桑雉入朝簪,箫洒清名字映士林。

出自作者[唐]罗隐的《寄前户部陆郎中》

全文赏析

这是一首非常优美的诗,它以生动的语言描绘了作者的生活状态和情感。 首先,诗中提到了“出驯桑雉入朝簪”,这描绘了作者在朝堂上的生活,表达了作者对朝廷的尊重和忠诚。同时,“箫洒清名映士林”则表达了作者在士林中的清名和潇洒形象。 接下来,“近日篇章欺白雪”和“早年词赋得黄金”两句,表达了作者在文学上的才华和成就。这两句诗用典故来形容作者的文学造诣,暗示了作者在文学领域的卓越成就。 “桂堂纵道探龙颔,兰省何曾驻鹤心。”这两句诗表达了作者对仕途的看法,暗示了作者对官场的复杂性和现实的深刻理解。 最后,“离乱事多人不会,酒浓花暖且闲吟。”这两句诗表达了作者对乱世生活的感慨,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闲适生活的向往。 整首诗的意境优美,语言流畅,情感真挚,通过描绘作者的生活状态和情感,展现了作者的高尚品质和才华。同时,这首诗也表达了作者对人生的深刻思考和对现实的深刻理解,具有一定的哲理性和启示意义。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出驯桑雉入朝簪,箫洒清名映士林。
近日篇章欺白雪,早年词赋得黄金。
桂堂纵道探龙颔,兰省何曾驻鹤心。
离乱事多人不会,酒浓花暖且闲吟。
作者介绍 罗隐简介
罗隐(833年-909年),字昭谏,新城(今浙江省杭州市富阳区新登镇)人,唐末五代时期诗人、文学家、思想家。

大中十三年(公元859年)底至京师,应进士试,历七年不第。咸通八年(公元867年)乃自编其文为《谗书》,益为统治阶级所憎恶,所以罗衮赠诗说:“谗书虽胜一名休”。后来又断断续续考了几年,总共考了十多次,自称“十二三年就试期”,最终还是铩羽而归,史称“十上不第”。黄巢起义后,避乱隐居九华山,光启三年(公元887年),55岁时归乡依吴越王钱镠,历任钱塘令、司勋郎中、给事中等职。公元909年(五代后梁开平三年)去世,享年77岁。

著有《谗书》及《太平两同书》等,思想属于道家,其书乃在力图提炼出一套供天下人使用的“太平匡济术”,是乱世中黄老思想复兴发展的产物。

关键词解释

  • 士林

    读音:shì lín

    繁体字:士林

    英语:intellectual circle

    意思:
     1.指文人士大夫阶层、知识界。
      ▶汉·陈琳《为袁绍檄豫州》:“自是士林愤痛,民怨弥重,一夫奋

  • 清名

    读音:qīng míng

    繁体字:清名

    意思:
     1.清美的声誉。
      ▶《汉书•儒林传•施雠》:“鲁伯授太山·毛莫如·少路、琅玡·邴丹·曼容,着清名。”
      ▶《隶释•汉孙叔敖碑》:“廉吏而可为者,当时有清名

  • 桑雉

    引用解释

    1.上古 商 帝太戊 时,“祥桑”朝生而暮大如拱, 太戊 惧,大臣 伊陟 劝 太戊 修德而“祥桑枯死”。 殷帝武丁 时,雉登鼎耳而鸣, 武丁 惧,贤臣 祖己 劝 武丁 “修政行德,天下咸驩, 殷 道復兴”。事见《书·高宗肜日》、《史记·殷本纪》。后因用“桑雉”为帝王修德国以复兴的典实。《北史·崔昂传》:“故桑雉之戒,实启中兴;小鸟孕大

  • 入朝

    读音:rù cháo

    繁体字:入朝

    英语:enter court

    意思:
     1.指属国、外国使臣或地方官员谒见天子。
      ▶《国语•吴语》:“越灭吴,上征上国,宋、郑、鲁、卫、陈、蔡执玉之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