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柳二首》 人事推移无旧物,年年春至绿垂丝。

人事推移无旧物,年年春至绿垂丝。

意思:人事变动没有旧的事物,年年春天到绿垂丝。

出自作者[唐]李绅的《柳二首》

全文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春日景象,以垂柳为主要描绘对象。诗人通过对陶令门前、亚夫营里垂柳的描绘,表达了人事变迁,旧物不存的感慨。 首联“陶令门前罥接篱,亚夫营里拂朱旗”中,诗人借用陶渊明和亚夫的典故,形容垂柳在陶令门前飘荡,又在亚夫营里拂过红色的旗帜。这一联通过历史人物的典故,为诗歌增添了深厚的文化内涵。 颔联“人事推移无旧物,年年春至绿垂丝”则表达了诗人对人事变迁的感慨。随着时间的流逝,旧的事物都不复存在,只有每年春天垂柳的绿丝依旧飘摇。这一联通过垂柳的不变,反衬出人事的变迁,突显了诗人的感慨。 颈联“千条垂柳拂金丝,日暖牵风叶学眉”进一步描绘了垂柳的形态,千条垂柳拂过金丝般的枝条,在温暖的阳光下,柳叶仿佛学着眉毛的形状。这一联通过生动的描绘,使得垂柳的形象更加鲜明。 尾联“愁见花飞狂不定,还同轻薄五陵儿”则表达了诗人的忧思。看到花儿狂飞不定,诗人想起了那些轻薄的五陵少年。这一联通过花飞的景象,引发了诗人的忧思,使得诗歌的意境更加深远。 整首诗通过对垂柳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人事变迁的感慨,同时也展现了春天的美好景象。诗歌的文化内涵深厚,意境悠远,是一首优美的咏物诗。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陶令门前罥接篱,亚夫营里拂朱旗。
人事推移无旧物,年年春至绿垂丝。
千条垂柳拂金丝,日暖牵风叶学眉。
愁见花飞狂不定,还同轻薄五陵儿。
作者介绍 李绅简介
李绅(772年-846年),字公垂。祖籍亳州谯县(今安徽省亳州市谯城区)。唐朝宰相、诗人,中书令李敬玄曾孙。

李绅六岁时丧父,随母亲迁居润州无锡。二十七岁时中进士,补国子助教。后历任中书侍郎、尚书右仆射、淮南节度使等职,会昌六年(846年)在扬州逝世,年七十四。追赠太尉,谥号“文肃”。

李绅与元稹、白居易交游甚密,为新乐府运动的参与者。著有《乐府新题》二十首,已佚。代表作为《悯农》诗两首:“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全唐诗》存其诗四卷。

关键词解释

  • 旧物

    读音:jiù wù

    繁体字:舊物

    英语:past heritage

    意思:①先代的遗物,特指典章文物。②指原有的国土光复~。

    近义词: 手泽、遗泽、遗物

  • 推移

    读音:tuī yí

    繁体字:推移

    短语:展缓 推 延缓 缓期 顺延 延期 推延 延迟 延 推迟 缓

    英语:process

    意思:亦作“推迻”。
     变化

  • 年年

    读音:nián nián

    繁体字:年年

    意思:每年。
      ▶《宋书•礼志二》:“成帝时,中宫亦年年拜陵,议者以为非礼。”
      ▶元·陆仁《题金陵》诗:“忘情只有龙河柳,烟雨年年换旧条。”
      ▶清·纳兰性德《卜

  • 人事

    读音:rén shì

    繁体字:人事

    英语:personnel

    意思:
     1.人之所为;人力所能及的事。
      ▶《孟子•告子上》:“虽有不同,则地有肥硗,雨露之养、人事之不齐也。”

  • 无旧

    引用解释

    没有旧交情。《三国演义》第四二回:“ 刘使君 与 孙将军 自来无旧,恐虚费词説。”参见“ 无旧无新 ”。

    读音:wú jiù

  • 年春

    读音:nián chūn

    繁体字:年春

    意思:新春。
      ▶唐·曹松《客中立春》诗:“土牛呈岁稔,綵燕表年春。”

    解释:1.新春。

    造句:有一

  • 垂丝

    读音:chuí sī

    繁体字:垂絲

    意思:(垂丝,垂丝)

     1.下垂的丝状枝条。多指柳条。
      ▶唐·李白《侍从宜春苑奉诏赋龙池柳色初青听新莺百啭歌》:“垂丝百尺挂雕楹,上有好鸟相和鸣。”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