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木兰花/玉楼春》 画舫一篙烟水阔。

画舫一篙烟水阔。

意思:在船一竹篙烟水宽。

出自作者[宋]贺铸的《木兰花/玉楼春》

全文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画面,展现了一种细腻的情感。首先,诗人通过运用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语言,描绘了一个美丽的舞者形象。“银簧雁柱香檀拨”,描绘了演奏乐器的美妙情景,银簧、雁柱和香檀拨都是乐器的精美部件,通过这些形象的描绘,让读者感受到音乐的悠扬和美妙。 “镂板三声催细抹”,这一句进一步展现了音乐的节奏和韵律,镂板三声,让人想象到节奏的明快和变化,催细抹则表现出音乐的细腻和婉转。 “舞腰轻怯绛裙长,羞按筑球花十八”这两句则描绘了舞者的形象,舞腰轻怯,表现出舞者的柔美和灵活,绛裙长则展现了舞者的优雅气质。羞按筑球花十八,则表现了舞者含羞带怯的情态,给人以美的享受。 接着,诗人笔锋一转,描绘了东城柳岸的景色,“东城柳岸匆匆发,画舫一篙烟水阔。”这两句表现了诗人对自然景色的热爱和赞美,也通过烟水阔的形象,展现了诗人宽广的胸怀。 最后两句“可怜单枕欲眠时,还见尊前前夜月。”表达了诗人的孤独和思念之情。单枕欲眠,表现出诗人的孤单和无助,还见尊前前夜月,则表现了诗人对前夜的思念和回忆。 整首诗通过生动的意象和细腻的情感描绘,展现了诗人的才情和情感世界,给人以美的享受和思考。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银簧雁柱香檀拨。
镂板三声催细抹。
舞腰轻怯绛裙长,羞按筑球花十八。
东城柳岸匆匆发。
画舫一篙烟水阔。
可怜单枕欲眠时,还见尊前前夜月。
作者介绍 司马光简介
贺铸(1052~1125),北宋词人。字方回,又名贺三愁,人称贺梅子,自号庆湖遗老。汉族,祖籍山阴(今浙江绍兴),出生于卫州共城县(今河南辉县市)。出身贵族,宋太祖贺皇后族孙,所娶亦宗室之女。自称远祖本居山阴,是唐·贺知章后裔,以知章居庆湖(即镜湖),故自号庆湖遗老。

贺铸长身耸目,面色铁青,人称贺鬼头,曾任右班殿直,元佑中曾任泗州、太平州通判。晚年退居苏州,杜门校书。不附权贵,喜论天下事。

能诗文,尤长于词。其词内容、风格较为丰富多样,兼有豪放、婉约二派之长,长于锤炼语言并善融化前人成句。用韵特严,富有节奏感和音乐美。部分描绘春花秋月之作,意境高旷,语言浓丽哀婉,近秦观、晏几道。其爱国忧时之作,悲壮激昂,又近苏轼。南宋爱国词人辛弃疾等对其词均有续作,足见其影响。

关键词解释

  • 画舫

    读音:huà fǎng

    繁体字:畫舫

    英语:barge

    意思:(画舫,画舫)
    装饰华美的游船。
      ▶唐·刘希夷《江南曲》之二:“画舫烟中浅,青阳日际微。”
      ▶《京本通俗小说•

  • 烟水

    引用解释

    亦作“烟水”。 雾霭迷蒙的水面。 唐 孟浩然 《送袁十岭南寻弟》诗:“ 苍梧 白云远,烟水 洞庭 深。” 宋 辛弃疾 《沁园春·灵山齐庵赋》词:“新堤路,问 偃湖 何日,烟水濛濛?” 明 文徵明 《石湖》诗:“ 石湖 烟水望中迷,湖上花深鸟乱啼。” 清 纪昀 《阅微草堂笔记·滦阳消夏录一》:“烟水淼茫,庐舍遮映。”

    <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